謝青龍觀點:沒有觀眾加油聲之後的東京奧運賽事

2021-08-07 05:50

? 人氣

再者就是選手們的心態轉變。過去那種戰戰兢兢的比賽心情,除了自己希望奪取獎牌的榮耀外,還背負了國人和親友的期待和不容許失敗的沈重壓力。於是,每每在許多國際賽事中,筆者常常在台灣選手臉上竟尋覓不出一絲參與國際體育盛事的喜悅,或是終於有機會跟世界頂尖的選手切磋的雀躍神情,看到的反而是一張又一張沈默凝重、面無表情的緊張神色(如今這樣的神情卻出現在中國大陸的選手臉上,可想他們的心理壓力有很大)。但是,在今年東京奧運的台灣選手們身上卻少了過去那些不安的現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8日晚間召開工作會議,由國際奧會執委會(IOC)會長巴赫、東京奧運組委會主席橋本聖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等人參加。(美聯社)
國際奧會的報名規定,讓國內各單項協會掌握選手參賽管道。(資料照,美聯社)

相信許多人跟筆者一樣,都發現今年台灣的選手們跟往常不同,他們在競賽場上努力拼搏、勇敢追求成績,下了賽場又能欣賞對手、互相鼓勵,這是何等運動家風度的展現。在他們身上,我們幾乎看不到過去加諸於台灣選手的「國仇家恨」或「委曲求全」,他們敢於表現自己的情緒、自然真誠、毫不虛矯造作,勝了就大聲歡呼,輸了跪地掉淚,重要的是他們已經拼盡全力、毫無悔恨。幾幀珍貴的賽事畫面,如郭婞淳篤定奪冠後再挑戰新高紀錄失敗時的燦爛笑容、麟洋配擊敗大陸羽球雙塔後一正一反跪地謝天的「聖杯」、戴資穎與泰國球后依瑟儂在八強賽苦戰結束後兩人同時虛脫倒地的情景……,在在都體現了「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運精神。

走筆至此,讀者一定跟筆者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今年的東京奧運合如此不同於以往?這屆奧運的台灣選手們到底經歷了什麼轉變?更奇怪的是,過去那般神經緊繃地參與比賽,雖然選手們同樣努力訓練與全力以赴,但成績卻未必盡如人意,可是當今年選手們「放輕鬆」地用觀摩、欣賞、切磋的心境參賽時,本次奧運卻台灣歷年來奪牌成績最好的一次。

對此,筆者大膽地提出一個非常天馬行空的猜想,那就是:因為這次的東京奧運是歷屆奧運中最冷清的一次賽事。

因為COVID-19新冠疫情,本次東京奧運不僅延遲了一年舉辦,而且完全不開放所有競賽的現場觀眾。沒有高級官員的隨團指導、沒有親友團的耳提面命和殷切叮嚀、更沒有了現場大批觀眾的高聲呼喊口號與加油聲,但是,它卻讓這次東京奧運的所有賽事回歸到體育運動最原始的競賽精神,也讓所有的選手找回了自己,那個原本熱愛體育運動的自己。

台灣觀眾已能欣賞和讚美各國選手表現

 

一則在越野賽跑競賽界流傳好多年的真實故事,2012年在西班牙北部那瓦(Navarre)自治區的越野比賽,主辦單位在靠近終點大約10公尺的地方設置一個氣球拱門作為頒獎地點,可是當領先的肯亞選手穆太(Abel Mutai)跑過拱門時,卻誤以為這是終點而停步,這情景看在第二名的西班牙選手費南德茲.安納亞(Ivan Fernandez Anaya)眼中馬上知道原因,但他沒有趁機超過第一名的穆太,而是喊叫著穆太要他繼續跑,但穆太聽不懂西班牙語而不知怎麼回事,費南德茲乾脆推著穆太到終點,結果穆太拿到冠軍,費南德茲還是第二名。事後記者訪問費南德茲問他為什麼這麼做?費南德茲回答「如果我贏了,勝利的意義是什麼?獎牌的榮譽在哪裡?」這句話贏得全世界的掌聲,也見證了運動家真正的風範,因為在運動場上還是有「比勝利更重要的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