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沒有觀眾加油聲之後的東京奧運賽事

2021-08-07 05:50

? 人氣

王齊麟與李洋勇奪東京奧運男子羽球雙打項目金牌,本次奧運台灣選手取得史上最佳成績。(資料照,美聯社)

王齊麟與李洋勇奪東京奧運男子羽球雙打項目金牌,本次奧運台灣選手取得史上最佳成績。(資料照,美聯社)

2020東京奧運因COVID-19疫情延期舉辦,於今年(2021)7月23日至8月8日正式登場,截至目前(8月3日)為止,台灣選手的各項競技比賽成果,較諸過去歷屆的表現,不僅成績優異(累計共奪下10面奧運獎牌,分別是2面金牌、4面銀牌、5面銅牌,名列世界排名20名以內),而且更難得的是,每位選手似乎都沒有了過去台灣選手那種悲壯的「出國比賽拿金牌」的沈重壓力,更沒有了過往那種各種長官和利益團體要求選手們「相忍為國」的委曲犧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人不再自卑、亟欲被世界關注

過去的「台灣之光」總是把光環套在得獎的選手身上,其他沒有得名次的選手們只能默默地忍受輕視的眼光,自己獨自吞下「技不如人」的敗果。但是今年很不一樣。一則<一個人的武林>對40歲桌球老將莊智淵的報導,訴說著莊智淵這一輩子在沒有國家支援的情況下,忍受著桌球協會、中華奧會以及國家教練對他的輕視與調侃,從年輕到現在靠自己一人孤身旅外征戰,不斷爭取世界桌球賽事的各種榮耀,這篇報導不知感動多少國人的眼淚。

為什麼台灣的社會大眾對莊智淵的這篇報導有這麼大的迴響?因為,筆者在這次的東京奧運過程中,看見了一個迥異於過往、非常不一樣的台灣,似乎台灣人過去那種自卑、亟欲被世界關注、渴望被肯定的那種心態,在今年的東京奧運裡有了很微妙的轉變。各種報導不再集中在那些有得獎機會的選手身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篇又一篇感人的奮鬥故事,以及選手們不再背負莫名的沈重壓力,終於可以真正為自己、為體育運動而全心地投入賽事。

首先從7月19日選手們出發往東京的航機爆出「長官坐商務艙、選手坐經濟艙」的新聞談起。該事件爆發後,教育部長潘文忠、體育署長張少熙在第一時間就馬上出面為此鞠躬道歉,蔡英文總統和蘇貞昌院長更承諾必會還選手們一個公道,這是以往台灣的體育選手們想都不敢想的回應。

網球選手戴資穎2021年7月19日搭乘飛往東京奧運專機時,在IG發了「好懷念長榮航空,可以搭商務艙」,引爆「選手經濟艙,官員商務艙」的政治道歉風暴。(取自戴資穎IG)
網球選手戴資穎2021年7月19日搭乘飛往東京奧運專機時,在IG發了「好懷念長榮航空,可以搭商務艙」,引爆「選手經濟艙,官員商務艙」的政治道歉風暴。(資料照,取自戴資穎IG)

試想,在過去所有的國際體育賽事,哪一次不是那些根本不是賽事主角、僅僅只是掌握行政資源的長官們,總是趁著國際賽事的機會耍官威、享特權,而這早已經是台灣各類體育協會長期以來的陋習了。這些協會長期把持各種體育資源的分配權力,不知犧牲了多少選手的權益、浪費了多少選手的天賦,可是選手們為爭取培訓資格和比賽機會,大多也敢怒不敢言。極少數選手靠著自己的努力贏得榮耀,這些官員們馬上又跳出來搶鏡頭,搭著「台灣之光」的順風車,競相吹噓自己如何幫助這些得獎選手的功勞,以便未來再向政府要更多的經費和資源;最可惡的是,當選手們在不公平的資源分配下被犧牲權益時,就在選手們頭上扣一頂「相忍為國」的大帽子,說得好像選手們這時如果不識趣地爭取自己本有權益時,就是不懂得體恤國家艱難的自私行徑。

網路上的一則留言直接戳破這層虛偽的官員心態:「只有敗絮其內的人家才怕家醜外揚,而愛面子的人通常沒有裡子。」難道不是這樣嗎?每四年一次的奧運賽後檢討,難道不就又是這些官員們的作文比賽時間,看以煞有介事的激烈檢討過後,得到幾個看似結論的口號,然後呢?還不是停留在原地不動,繼續張著一面愛國的大旗幟、因循著過去所有的陋習。

當然,熟知國際奧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簡稱IOC)組織章程的人都知道奧會明定政治不可介入運動,各國選手除非以個人名義參賽,否則就必須藉由各國非政府組織的各類單項體會協會向奧會報名。因此,台灣的各種體協就成了選手跟奧會之間的重要窗口,掌握了各項賽事「報名權」。不過,各類體協在長期掌握資源的情況下,卻產生了一些被人詬病的問題,例如:「徵召標準沒有事前公布,人為操作空間很大」、「運動派系林立,教練影響選手名單」、「表面非政府組織,但又長期接受政府資源補助的怪異人民團體」、「因著體、官兩棲的政治背景,造就出萬年理事長或秘書長的現象」、「協會獨特的公共性,變相成為封閉獨佔事業的會員制」。

改革體育制度,不能再淪為政治口水

這些極需改革的體育制度,筆者懇請所有讀者共同持續關注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的承諾,切切不可再淪為政治口水而已。

其次,再談台灣一般民眾看待這次東京奧運的心態。大概從紅葉少棒開始,「為國爭光」幾乎就成了台灣各種體育賽事的一種魔咒,在各種知名國際比賽中,但凡有台灣選手參加、甚或奪金呼聲高的台灣選手出線時,台灣媒體評論和每個關心賽事的台灣民眾,突然之間就都成了體育專家,可以隨意對選手的比賽內容指指點點,彷彿選手們的一個失誤或一點缺失,在他們眼中都成了十惡不赦的罪過。但是,今年的東京奧運卻很明顯有了一些轉變。台灣社會大眾對於贏得獎牌的選手,固然給予榮耀及歡呼,但對於未能晉級及得獎的選手,社會大眾仍不吝給予極高的讚賞和肯定,因為我們的確看到了他們長久以來的努力訓練和在競賽場上奮戰不懈的精神。如同日前文化部發佈的一則官方貼文<沒有一位選手需要為勝負道歉>提到:「比賽雖然有輸有贏,但輸贏的結果,絕對不是比賽的一切。自我肯定的追求、運動家精神的展現、公平競賽的價值、群體榮耀的爭取,許許多多,都是運動賽事中美好且值得關注的部分。」

於是,除了面對中國大陸的選手,台灣民眾仍有一些敵我狀態的對立意識外,台灣民眾觀看各種賽事的角度與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開始懂得在為自己的選手加油、鼓勵之餘,也同時能欣賞和讚美各國選手在競技場上的優秀表現了(尤其是日本和韓國的選手,在過去多少年來,他們常常是台灣民眾觀看各種體育賽事的假想敵)。

再者就是選手們的心態轉變。過去那種戰戰兢兢的比賽心情,除了自己希望奪取獎牌的榮耀外,還背負了國人和親友的期待和不容許失敗的沈重壓力。於是,每每在許多國際賽事中,筆者常常在台灣選手臉上竟尋覓不出一絲參與國際體育盛事的喜悅,或是終於有機會跟世界頂尖的選手切磋的雀躍神情,看到的反而是一張又一張沈默凝重、面無表情的緊張神色(如今這樣的神情卻出現在中國大陸的選手臉上,可想他們的心理壓力有很大)。但是,在今年東京奧運的台灣選手們身上卻少了過去那些不安的現象。

日本8日晚間召開工作會議,由國際奧會執委會(IOC)會長巴赫、東京奧運組委會主席橋本聖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等人參加。(美聯社)
國際奧會的報名規定,讓國內各單項協會掌握選手參賽管道。(資料照,美聯社)

相信許多人跟筆者一樣,都發現今年台灣的選手們跟往常不同,他們在競賽場上努力拼搏、勇敢追求成績,下了賽場又能欣賞對手、互相鼓勵,這是何等運動家風度的展現。在他們身上,我們幾乎看不到過去加諸於台灣選手的「國仇家恨」或「委曲求全」,他們敢於表現自己的情緒、自然真誠、毫不虛矯造作,勝了就大聲歡呼,輸了跪地掉淚,重要的是他們已經拼盡全力、毫無悔恨。幾幀珍貴的賽事畫面,如郭婞淳篤定奪冠後再挑戰新高紀錄失敗時的燦爛笑容、麟洋配擊敗大陸羽球雙塔後一正一反跪地謝天的「聖杯」、戴資穎與泰國球后依瑟儂在八強賽苦戰結束後兩人同時虛脫倒地的情景……,在在都體現了「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運精神。

走筆至此,讀者一定跟筆者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今年的東京奧運合如此不同於以往?這屆奧運的台灣選手們到底經歷了什麼轉變?更奇怪的是,過去那般神經緊繃地參與比賽,雖然選手們同樣努力訓練與全力以赴,但成績卻未必盡如人意,可是當今年選手們「放輕鬆」地用觀摩、欣賞、切磋的心境參賽時,本次奧運卻台灣歷年來奪牌成績最好的一次。

對此,筆者大膽地提出一個非常天馬行空的猜想,那就是:因為這次的東京奧運是歷屆奧運中最冷清的一次賽事。

因為COVID-19新冠疫情,本次東京奧運不僅延遲了一年舉辦,而且完全不開放所有競賽的現場觀眾。沒有高級官員的隨團指導、沒有親友團的耳提面命和殷切叮嚀、更沒有了現場大批觀眾的高聲呼喊口號與加油聲,但是,它卻讓這次東京奧運的所有賽事回歸到體育運動最原始的競賽精神,也讓所有的選手找回了自己,那個原本熱愛體育運動的自己。

台灣觀眾已能欣賞和讚美各國選手表現

 

一則在越野賽跑競賽界流傳好多年的真實故事,2012年在西班牙北部那瓦(Navarre)自治區的越野比賽,主辦單位在靠近終點大約10公尺的地方設置一個氣球拱門作為頒獎地點,可是當領先的肯亞選手穆太(Abel Mutai)跑過拱門時,卻誤以為這是終點而停步,這情景看在第二名的西班牙選手費南德茲.安納亞(Ivan Fernandez Anaya)眼中馬上知道原因,但他沒有趁機超過第一名的穆太,而是喊叫著穆太要他繼續跑,但穆太聽不懂西班牙語而不知怎麼回事,費南德茲乾脆推著穆太到終點,結果穆太拿到冠軍,費南德茲還是第二名。事後記者訪問費南德茲問他為什麼這麼做?費南德茲回答「如果我贏了,勝利的意義是什麼?獎牌的榮譽在哪裡?」這句話贏得全世界的掌聲,也見證了運動家真正的風範,因為在運動場上還是有「比勝利更重要的事」!

同樣的情況,在今年的東京奧運裡也出現了,在跳高冠亞軍的決賽中,義大利選手坦貝里(Gianmarco Tamberi)和卡達選手巴爾希姆(Mutaz Essa Barshim)同樣在2.37公尺一次跳過但在2.39公尺都三跳失敗,所以大會裁判對他們兩人說依照規定要調降高度加賽決定誰拿到金牌。但這時的坦貝里腿已受傷,只能放棄這個加賽提議,可是巴爾希姆卻不願意佔這個便宜,他問裁判:「如果我也放棄加賽,可以有兩面金牌嗎?(Can we have two golds?)」裁判回答他:「只要你們彼此同意就可以。(If you can agree to share it.)」聽完後巴爾希姆就對坦貝里伸出手示意同意。原本已經不得不放棄金牌的坦貝里不敢相信這個結果,喜出望外地跳起來擁抱巴爾希姆。這是奧運百年來在田徑場上首次的並列冠軍,說明金牌並不會因為與人共享而減損它的價值,反而是因為共享才不致造成遺憾。

或許,「比勝利更重要的事」就是超越勝負之外的人性價值!相較於那些長期以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就算今天他使用了詭詐的手段獲取某些短期成果,但終究不是憑實力得來,為了保有這些虛假的成果,他勢必要編造更多的謊言和更激烈的手段,這樣的惡性循環終究有技窮和被識破的一日。到那時,他失去的不僅是那些不當取得的榮耀,更糟的是他還賠上了信譽。

 

2021年7月27日,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舉重女子59公斤量級選手郭婞淳出賽,勇奪金牌(AP)
郭婞淳開心地展示辛苦贏得的奧運金牌。(資料照,美聯社)

不當取得榮耀,要連帶賠上信譽

體育競賽的榮耀,憑的就是平日的努力和苦功所掙得的成績,那種紮紮實實的成就感,才是榮耀的源頭。如果競賽的唯一目的,就只是為了打敗對手拿獎牌,那麼使用禁藥、干擾對手、甚至恐嚇、下毒、槍擊,豈不更快速有效?但這樣的勝利,真的會讓會有成就感嗎?使用這樣的手段所取得的虛假第一名,又如何能維繫的了呢?難道是要尋求更恐怖、更激烈的手段去打擊所有的挑戰者嗎?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技術的追問>中所提到:技術的提升並非人類探究自然的動力或原因,因為技術本身僅僅只是一種暫時解蔽的方式,雖然這樣的解蔽方式似乎快速而有效,但是它卻可能會演變成一種壓迫性,迫使著人類為了符合這種解蔽技術,而本末倒置地去合理化一切符合此種方式的目的。就像如果我們接受了「為求勝利,不擇手段」的方式,那麼我們自然會窮盡一切手段去認同「唯有勝者為王」的價值目的。殊不知,就在這樣的壓迫性下,手段與目的之間早已主客易位,人們不再思索生命的目的價值而自滿於於各種奇巧手段。

當此技術的追求達到極致之時,人類又何以自處呢?這次東京奧運有一個「人工智慧機器人投籃」的表演項目,值得玩味的是:如果未來追求勝負仍是體育運動的唯一目標,那麼各國派出來「選手」就可能盡是這些人工智慧運動員,又何必再耗費時間、心血培訓真正的人類選手了呢?如同另一項體育賽事──圍棋。當科學家研發出號稱「圍棋之神」的人工智慧AlphaGo時,任何擁有AlphaGo的程式買家,自然擁有了「神之棋力」的奴僕,每次的圍棋對弈(尤其隱匿身份的網路圍棋),雙方都派出AlphaGo來對戰,形成了「神vs.神」的吊詭畫面。但是,沒有了本因坊秀策、沒有了吳清源、沒有了林海峰這些傳奇的圍棋國手故事,勝負還是圍棋唯一的標準嗎?或許,未來下圍棋的人類,應該會更重視圍棋所帶來的真正樂趣,而不再執著於圍棋的勝負才對啊!

由於違反禁藥規定而受懲處,俄羅斯以ROC代表隊之名參加日本東京奧運(AP)
由於違反禁藥規定而受懲處,俄羅斯以ROC代表隊之名參加日本東京奧運。(資料照,美聯社)

不再以追求勝利為唯一的目標

德國文學家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在《美育書簡》裡的有一句話:「人生最高、最完美的境界就是遊戲。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因為,遊戲的本質就在於它沒有任何直接的目的、且遊戲者必須全身心地投入、最重要的是它讓遊戲者獲得樂趣。體育運動的原始價值不就是如此嗎?

當奧運裡的各種競賽,不再以追求勝利為唯一的目標,是不是所有選手們都能開始享受當初運動時給予他們的樂趣了呢?那種拋開任何人世價值的功利目的、運動者忘我地全身心投入、以及運動過程中帶來的樂趣。這次的東京奧運或許是歷屆奧運中最冷清的一次,因為COVID-19新冠疫情的影響,賽事現場少了觀眾熱烈的加油聲,但是這會不會反而是讓今年所有體育賽事最接近席勒所說的遊戲本質,也讓所有的選手重新又享受一次遊戲的樂趣呢?

或許讀者會疑惑地問:如果所有的體育賽事都沒有了勝負的目標,那觀看比賽還有什麼樂趣可言?筆者雖然很想用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面對網路酸民指責她痛失金牌時的霸氣回應:「站在場上的不是你,覺得我失誤太多,可以不要看我打球!」但我知道戴資穎對羽球這項運動的感情與體會,早就超越在勝負之外,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涵意,或許是在提醒所有觀看比賽的觀眾們,想要體會運動遊戲的樂趣嗎?那就請一起下場來運動吧!甚至筆者更大膽的猜想:當我們開始真正享受無目的性的運動競賽之後,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人類終於可以到達我們過去從未踏足的運動美學之境地!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