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民進黨才是「中華台北」最大的獲利者

2021-08-05 06:20

? 人氣

如果2018年東奧正名公投過關,一個what if的問題是,我們還能看到「麟洋配」橫掃東京球場嗎?圖為台灣羽球男雙史上最強組合王齊麟(上)與李洋。(美聯社)

如果2018年東奧正名公投過關,一個what if的問題是,我們還能看到「麟洋配」橫掃東京球場嗎?圖為台灣羽球男雙史上最強組合王齊麟(上)與李洋。(美聯社)

在睽違17年後,台灣再度獲得2金佳績,還拿下4面銀牌、5面銅牌;此刻「巴黎奧運正名運動」趁勢再起,東奧尚未結束,但「中華台北」已被捲入綠營政治權鬥戲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很多民眾而言,奧運光芒難免帶著強烈遺憾,因為台灣是少數無法以國名參賽的國家,以「中華台北」參賽,看起來像是寄居蟹、感覺很像借殼參賽;因此,在光芒與遺憾間如何權衡,本來就是政治難題。

尤其,在民進黨政府操作下,「中華台北」成為雙重謬誤;首先,民進黨雖是在中華民國憲法及體制下當選並執政,但台灣獨立一直是該黨公開或私下未曾停歇的議程,官方刻意疏離中華民國元素,總統罕稱中華民國,連出席國慶日慶典時國家元首是否唱國歌都會成為焦點,可見民進黨政府和「中華民國」疏離到什麼地步,政府和國家長期如此「名不副實」,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即使還有絲絲內涵、很快也會被掏空;第二、更致命的是,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也未受承認,因此以中華民國為本的「中華台北」,不但在綠營眼中,簡直是「蓋在違建上的違建」,即使選手在獲勝時刻高呼台灣,也絕對比「中華台北」自然得多!

「東奧正名運動看到信念倫理在此的侷限」

因此,對紀政及許多台獨動者來說,他們根據自己的信仰推動「東奧正名運動」,如此堅持「信念倫理」的作為,當然無可厚非;然而,東奧正名運動,也讓我們看到「信念倫理」的重大侷限,因為正名運動可能出現的預期或非預期後果,並非推動者可以承擔的。即使是一個單純民間的台獨運動者,都要面臨難以承受之重。個人的選擇如果都如此,更遑論政府的決策!

因為東奧正名而直接遭封殺的,就是在原訂2019年舉行的東亞青運,東亞青運等級當然比不上奧運,但若參考2017年世大運的成績,國人不只看到台灣選手勇奪佳績,更證明台灣也有能力舉辦國際賽事,鑑於世大運對於台灣人自信的提升和鼓舞,我們未能舉辦東亞青運,機會成本的損失是看得見的。

然而和舉辦東亞青運比起來,台灣選手能否參加奧運,更是重中之重,試想,如果台灣選手因為正名運動過關、而無法參加東京奧運,我們不會看到郭婞淳如願拿到金牌,不會看到戴資穎和中國對手陳雨菲在女子羽球單打賽時的史詩級對決,更無法想像「麟洋配」一路過關斬將、打敗中國「雙塔」,最後拿到金牌,而讓陳水扁暢快的喊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即使不是狂熱的台獨運動者也會知道,國族運動需要的是勝利,而不是一連串的挫敗!

台灣未能參加東京奧運的機會成本顯然相當巨大,而這還不只犧牲選手個人數年的努力和青春歲月而已,更大的損失是,我們看不到,台灣選手在奧運表現亮眼而在國內激發的國族意識;相反的,我們會因台灣被封鎖而陷入失敗主義及淪為國際孤兒後頓生挫折及怨恨。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