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讀:平時不愛運動,為何「瘋」奧運?人們4年一度死守轉播的原因

2021-08-03 20:10

? 人氣

2021年8月1日,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鞍馬王子」李智凱勇奪銀牌(AP)

2021年8月1日,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鞍馬王子」李智凱勇奪銀牌(AP)

相信你懂這種感覺:日常生活過著過著,突然間,奧運會就舉行了,奧運一切眼花撩亂的消息都掠過你眼前。很多品牌的廣告出現奧運選手,或是宣揚體育精神和毅力的動人標語,報紙、Instagram 和辦公室的話題都離不開奧運賽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你是少數對奧運會不屑一顧的人,這幾年一度的衝擊可能會讓你不知所措。畢竟,大多數奧運觀眾在沒有奧運時,其實並不關心柔道、舉重、乒乓球或羽毛球,那他們為什麼會突然對這些賽事如此痴迷?

美國科學雜誌《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指出,奧運會風靡全球百年的魅力不在於單項運動,而在於整個賽事如何打動人類的各種心理,其中激發觀眾狂熱的三大關鍵要素是:精心策劃的行銷、引人入勝的運動員個人故事、難得宣洩而出的民族自豪感。

2021年7月31日,東京奧運,台灣羽球男子雙打王齊麟、李洋擊敗中國對手,奪下金牌(AP)
2021年7月31日,東京奧運,台灣羽球男子雙打王齊麟、李洋擊敗中國對手,奪下金牌(AP)

奧運轉播帶起關注熱潮

要了解現代奧運會,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是一種媒體產物。是的,像東京這樣的主辦城市,之所以願意花費數百萬美元建造專屬體育場館和賽道,就是為了吸引全世界成千上萬粉絲前往日本。但如今,因為新冠疫情爆發,絕大多數人只能通過電視或網路體驗比賽。

著有《奧運效應:體育行銷如何打造強勁品牌》(The Olympic Games Effect: How Sports Marketing Builds Strong Brands)的前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商學院教授戴維斯(John Davis)指出,1984年洛杉磯奧運是第一屆真正以商業盈利為驅動的奧運會,它讓奧運逐漸變成商業和媒體現象,以喬丹(Michael Jordan)為首的美國男籃也同時開創了NBA體育明星新時代。

戴維斯認為這是良性循環──「運動員吸引球迷,球迷吸引媒體,媒體吸引贊助商。」近期奧運會是否成功則取決於電視轉播與時區,戴維斯解釋說: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10場體育賽事轉播中,有6場出自於近期的奧運會,其中一場是2016年里約奧運,儘管有貪污傳聞,但在美國仍吸引了3000萬觀眾收看,推測可能是里約時間僅比紐約早1小時,所以黃金時段很容易吸引大量觀眾。

2021年8月1日,東京奧運,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對戰中國選手陳雨菲,勇奪銀牌(AP)
2021年8月1日,東京奧運,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對戰中國選手陳雨菲,勇奪銀牌(AP)

運動員的熱血人生

考慮到部份運動的普及率與受歡迎程度,奧運會能吸引到的觀眾數量仍算是遠超過預期,例如游泳和滑冰比賽通常不會得到黃金時段播出的待遇,那麼是什麼促使人們每四年看一次呢?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體育管理教授內羅蒂(Lisa Delpy Neirotti)表示,吸引人的不是運動本身,而是人們從事這些運動的故事。有很多業餘愛好者、曾從事運動的人會觀看比賽,「所以比賽確實具有特殊意義」,她說,「曾經比過游泳的人都可能認為會有下一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幾乎每個小孩都曾經學過翻筋斗,也許他們希望成為下一個拜爾斯(Simone Biles)。」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