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東奧的另類省思─運動員職業化?行不通的!

2021-08-04 05:50

? 人氣

今年的大學運動會延到10月舉行,但競賽規程早已出爐,其中公開組包括體育運動相關系所之學生,獲得運動績優升學輔導之學生,入學管道採計運動專長術科檢定或術科測驗之學生等等,合計七大項,不符合這七大項的學生則全部屬於一般組(早期稱為甲組和乙組,籃球等部分項目仍維持這個名稱,例如相當吸引媒體的高中甲級聯賽HBL)。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換言之,在教育體系當中就把運動員分為兩種,但區分依據是他們的身分,無關乎運動實力。例如,台大田徑隊在國內享譽多年,但即使其隊員的成績足以媲美公開組,仍無礙於他們參加一般組賽事。

上述競賽規程當中也將「具有社會甲組或職業運動員資格者」納入公開組。這裡的「社會甲組」也就是本節要討論的「運動員半職業化」。我在鄉下長大,資訊閉塞,直到國中時期才知道「甲組球隊」的存在,訊息來源是學校的體育老師,他表示其第一志願是加入公賣局籃球隊,早上按規定上班,下午練球兩三個小時,輕鬆愉快度過一天。因此,「社會」一詞是指走出校門,不再具有學生身分,「甲組」則是反映他們其實也是靠運動吃飯,有別於把運動當作休閒娛樂活動的「乙組」。

社會甲組球隊成為運動員夢想去處

和職業籃球一樣,社會甲組籃球每年都舉辦多場賽事,早期甚至經常有電視錄影轉播,目前稱為全國社會甲組籃球錦標賽,但績優隊伍已經面貌一新,當年叱吒風雲的裕隆、公賣局等男籃,亞東、華航等女籃,都相繼解散或沉潛,男籃換成老一輩深感陌生的匯盛國際、一統徵信等等,女籃在台電和台元等老字號之外,也加入了文化大學、皓宇國際等新面孔。

其他如棒球和足球等也有甲組球隊,基本上都是政府和單項協會斥資舉辦賽事。這些運動員都是國內一時之選,都享有員工身分與薪資,待遇通常會高於國內就業市場平均薪資,工作與訓練的安排則視簽約的企業或機構而定,但通常都會保障退役後可以轉為教練或一般員工。

第3屆爆米花棒球聯盟例行賽31日在天母球場進行合作金庫對桃園航空城的比賽,合庫先發高耀佐傷後回歸,主投4局零失分。 (資料照,棒協提供)
社會甲組球隊往往是運動員夢寐以求的去處,圖為合庫棒球隊投手高耀佐。(資料照,棒協提供)

因此,這是比發展職業運動就業市場更容易達成的安置辦法,也比官員或協會幹部動用人情拜託企業或機構安插職位更務實──畢竟人情債最難還,塞了一個之後還好意思塞第二個嗎?

當然,這種安排不以甲組運動隊伍為限,東奧相關報導也揭露了這點。例如,在林昀儒取得桌球男女混合雙打銅牌之後,媒體就指出林昀儒從國小就被列入合作金庫的預備隊員,國中就轉為正式隊員,而且小戴和「桌球教父」莊智淵也分別是合庫的羽球和桌球隊員。

另外,政府與單項協會也努力爭取由企業或機構「認養」績優運動員,典型的作法是由企業或機構的公益性基金會出面和選手簽約,然後每個月撥付生活補助金。這種安排通常有時間限制,而且對於運動成績可能有某種要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