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2021-07-29 11:58

? 人氣

1940年:胎死腹中的奧運夢

嘉納治五郎的奧運夢想,起初並未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09年,應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邀請,嘉納治五郎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在當時,奧運會的面貌與今日大不相同,並非一個充滿了頂尖選手競技與商機的國際慶典,而是為了「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與增進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好交流」所舉辦的,甚至鼓勵業餘選手參賽。這讓嘉納治五郎難以取得日本政府的支持,募款也相當困難,初期是由三菱、三井等財閥資助,才得以起步。

1920年的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嘉納治五郎(前排中)與日本選手合影。(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20年的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嘉納治五郎(前排中)與日本選手合影。(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不過,到了1928年,情勢開始有了變化。該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日本打破零的記錄,由織田干雄在三級跳項目跳出15.21米成績,不但獲得日本歷史上首面奧運金牌,也打破當時的奧運紀錄,其餘項目也開張,日本最終抱走2金2銀1銅五面獎牌。

這對於自19世紀末開始,便處於不平等條約、受迫於英美強國的日本國民來說,不啻於一個奇蹟。當時也正是收音機普及的年代,日本的國民第一次品嚐在國際賽場上勝利的滋味:聽到遠方傳來自家選手奪冠消息,那種混雜著愛國心、榮譽感與純粹為了體育活動而興奮的感覺,感染了日本的每一個角落。

自此,「申辦奧運」也開始成為日本政府的重要議程。

1931年10月28日,東京市議會全票通過「關於舉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建議」,並將主會場定於今日的東京都世田谷區一帶,同時計劃將明治神宮外苑周邊地區擴建,成為賽事場館。但也正是在同一年,日本於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東京第一次準備迎接奧運會的旅途,竟悲哀地與邁向戰爭的節奏同步。

在嘉納治五郎的奔走下,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前夕,東京打敗羅馬等多個強敵,申辦1940年奧運會成功。日本民眾首次體驗到「奧運熱」,也大大提升了民族自尊心。連身在當時的殖民地台灣、第一位以台灣人身分入選日本代表隊的選手張星賢,也曾提過這樣一段往事:

「這裡(丹麥哥本哈根,日本代表隊於柏林賽後赴當地友誼賽)沒有日本人...導遊頻頻說明在日本並不覺得稀奇的東西,還問我們:『日本有這個東西嗎?』也未免對日本太認識不足了。所以我跟他說:『你下次來東京奧運的話,一定很意外,會讓你跌破眼鏡的。』」這應當也是當時日本人首次申奧成功後,相當經典的一種大眾精神側面。

然而,隔年,日本於中國北平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世界各國出現抵制東京奧運的聲浪。嘉納治五郎全力前往開羅進行國際遊說,一度保住東京的奧運舉辦權,他本人卻病死於返國的輪船上。嘉納去世後不久,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停辦奧運。包括金栗四三在內的第一代奧運名將,多數在此斷送選手生涯。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世界走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