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欽觀點:新冠疫情下,機器人理財業務提升之探索

2021-08-01 06:40

? 人氣

因疫情導致機器人理財的資產規模上升,目前已有超過8.6萬人使用。(資料照,591房屋交易網提供)

因疫情導致機器人理財的資產規模上升,目前已有超過8.6萬人使用。(資料照,591房屋交易網提供)

金管會為提倡普惠金融,於2017年5月開放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業務。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2018年底機器人理財管理資產規模為5.7億元,2019年底達到10.3億元,年成長率80.7%;2020年底,資產規模升至25億元,成長幅度達1.42倍。截至2021年4月資產規模已達32.98億元,使用人數超過8.6萬人;機器人理財業務規模顯因新冠疫情而有具體成長績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惟國人投資於境內基金與境外基金之總資產規模,截至2021年4月已達8.6兆元,國人之機器人理財規模僅占其0.038%,可謂微乎其微。再據國外機構預估,2021年全球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將超過1.14兆美元, 2022年全球資產規模可能超過1.4兆美元,業務發展潛力仍相當可觀;國人機器人理財占全球機器人理財規模僅約0.01%,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台灣機器人理財資產管理規模。(作者提供)
台灣機器人理財資產管理規模。(作者提供)

本文自現行機器人理財實務與相關契約、法規切入,嘗試探索使用者於進行投資過程中可能遭遇之痛點,並提出建議,期能有助提升機器人理財服務之使用人數與投資金額。

一、國內機器人理財服務流程與規範

投資人可自網路進入機器人理財服務畫面進行風險承受度問卷,之後由系統根據回復結果提出客製化之「投資組合」(其項下資產配置為數檔基金,而非單一一檔共同基金)建議,僅須數分鐘即可完成。

惟除機器人理財服務外,投資人亦可自網路畫面選擇申購單一一檔共同基金,而非投資組合。投資人(委託人)在機器人理財畫面同意系統所建議之投資組合後,投資操作即由業者(受託人)進行;須加以關切者為,投資管理流程中所發生之「再平衡」操作。

根據2017年6月29日金管會公布實施之〈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Robo-Advisor)作業要點〉(以下簡稱〈Robo-Advisor作業要點〉)第6條,「投資組合建議內各資產之投資報酬率表現不同,使得原本建議之各資產比例有重新調整必要,為符合客戶承受投資風險程度或是維持原本設定比例,以降低投資組合之風險,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系統內建之資產組合自動再平衡功能,應先經客戶同意,始能進行調整。」

全球自動化投資顧問資產管理規模。(作者提供)
全球自動化投資顧問資產管理規模。(作者提供)

媒體曾報導:「金管會於2017年8月10日宣布,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業務(即機器人理財),可以代理客戶下單、操作,未來客戶在事先約定相關投資條件後,再依自己的投資屬性及風險偏好填寫問卷,即由機器人產出投資組合建議,客戶按下同意鍵,即可由機器人代為自動停利停損、再平衡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明欽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