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砲的誕生─為什麼是西歐:《火藥時代》選摘(1)

2018-01-22 05:1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人林賽迷上萬里長城30年,空拍機記錄長城全程逐夢。(圖/Hao Wei@wikipedia/CC BY 2.0)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著名的防禦城牆。(圖/Hao Wei@wikipedia/CC BY 2.0)

但中國的城牆之所以能抵擋砲擊,並不只是因為夯土法,傾斜的牆面也是原因之一。垂直牆面如果遭受砲彈的正面衝擊,就會承受所有的衝擊力道,傾斜的牆面則是會讓砲彈轉向,吸收較少力量。

有趣的是,當歐洲人開始修正築牆工法,讓城牆較能抵擋砲擊,他們的城牆也開始變得跟中國城牆較為相似。十五世紀後,歐洲人開始建造傾斜的土牆。此一做法似乎是從法國與荷蘭南部開始的,兩者都是砲戰頻仍的地區。為了保護脆弱的城牆,城鎮守軍開始以泥土建造城牆外圍的防禦工事,法國人稱之為「boulevards」,佛蘭德斯人與英格蘭人則是分別把它稱為「bolwercqen」與「bulwark」,也就是所謂的「壁壘」。壁壘的外層是木板,裡面是泥土材質,而且牆面傾斜,藉此減少砲彈的衝擊力。等人們體認到壁壘的實用性,它才變成常設的防禦工事,外層的木板也換成了石頭。

一開始壁壘只是用來保護既有的城牆,但歐洲人很快就開始構築新型的防禦工事。這些新的城牆與傳統中國城牆很像,牆的內部填以泥土,外面舖上石頭,牆壁遠比以往厚。這種新牆的功能是用來抵擋砲擊,也的確奏效了。本來城牆常被大砲摧毀,如今大砲受到了反制,圍城戰事又變成了拉鋸戰。守軍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因城牆被一兩記砲彈打穿就投降。

一四九○年代初,一位佛羅倫斯的外交官曾經寫道,「法國人聲稱他們的大砲能夠打破厚度八英尺的城牆。」當然,如同那位外交官所說的,「法國佬天生就喜歡吹牛。」但我們姑且認定法國人說的沒錯,大概在一四九○年時,歐洲的大砲的確可以打穿那些厚度高達二.五公尺的城牆──就歐洲而言,這種城牆已經算是很厚了。但這種大砲如果用來砲擊中國的城牆,能奏效嗎?如果這些歐洲大砲是用來砲擊蘇州城牆呢?(城牆在中國很常見,但厚度卻是法國人口中城牆的四倍。)那些法國大砲的表現會是怎樣呢?可能不怎麼樣。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歐洲人面對中國城牆,他們還會大費周章,特意研發用來摧毀城牆的大砲嗎?(所謂大砲,我指的是前述那些十五世紀初的巨砲,或是十五世紀末那些威力更強的大砲。)大砲的製造、運輸都需要耗費大量成本,就連開砲時也一樣:最大的火砲發一砲就必須消耗五十公斤以上的火藥。後來,大砲的體型變小了,所需火藥也減少,但依舊所費不貲。據一些學者估計,十六世紀時,發射一發砲彈的成本相當於一個步兵的月薪。

歐洲的王爵們之所以不惜血本,主要是因為錢花得有價值。他們知道自己的砲隊很有機會摧毀敵人城鎮的城牆,甚或敵方被大砲嚇到投降。不須開火就更划算了。在中國,就算投入重金研發大砲,也不會有相對的回報。事實上,中國人都是用投石機或者管形火器來摧毀城牆牆頭的木造建物,但中國的夯土城牆實在太過厚實,這對火炮在中國的發展形成阻礙。就算用穆罕默德的巨砲來砲擊蘇州城,城牆肯定也幾乎不會凹陷受損。

但是,光憑城牆的差異並不足以解釋歐洲與中國在軍事上的大分流現象。歐洲的大砲不只是變得更大,效率也提升了。到了一四九○年,歐洲的大砲已經發展完熟,因此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毫無改變。為什麼精良古砲會在歐洲問世,而非中國?這可說是全球軍事史的關鍵問題。

《火藥時代》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火藥時代》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為西方漢學界的著名學者,近十年最重要的全球史學者之一。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承西方漢學巨擘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史專家帕克(Geoffrey Parker)。曾任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東亞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殖民主義比較研究及中國史與全球史。本文選自《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