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蔡英文對鄭州洪災釋善意,台灣在美中對抗下最佳做法

2021-07-27 07:00

? 人氣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AP)
美國終於安排美國副國務卿雪蔓,於7月25日至26日訪問中國。(資料照,美聯社)

雪蔓將在天津與中共外交部主管中美關係的副部長謝鋒會談,隨後與中共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會晤。一般認為,這次中美高層對話只能為雙方緊張關係降溫,不會有突破性的進展。但談總比不談好,至少表明這兩大強權不願讓僵持狀態持續下去。過去曾有「華府打噴嚏,台北就感冒」的說法,台灣當然應有「超前部署」的準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陸河南省的洪災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揮之不去,隨之而來的還有全球注目的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問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提出警告,認為今(2021)年將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成敗關鍵」的一年。

根據聯合國在2月26日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全球氣候標示已進入紅色警戒。氣候變遷引起的問題不會只限於一個國家或地區,而將擴及成為全球性問題。全球暖化引發各種極端天氣,如乾旱、暴雨、熱浪,不僅造成重大人命傷亡,並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更可能導致各國爭奪糧食及水資源。

2015年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各國首次同意「本世紀末以前,必須控制地球升溫於攝氏2度以內。」隨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於2018 年發布研究報告,建議各國進一步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預估全球的碳排量必須在2030年前降低45%(相較2010年)。不過IPCC認為,目前進度只有1%,遠遠無法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

台灣的最佳策略是避開中美的競爭

中美恢復對話,氣候變遷將是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因為這是雙方可以合作的部分。川普(Donald Trump)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退出這個組織的國家。美國前國務卿龐佩歐(Mike Pompeo)認為,該協定「給美國工人、商界及納稅人,造成不公平的經濟負擔」;但明眼人都看出,川普政府是為了保護美國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產業。

川普退出協定影響美國的國際形象。美國二氧化碳排放占全世界排放量15%,且美國身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退出協定勢將助長俄羅斯等石油大國,對協定的進一步落實採拖延態度。拜登上任後,美國重新加入協定,並任命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為白宮氣候事務總統特使。凱瑞4月曾訪問中國大陸,是拜登政府至今訪中之最高級別官員。

美國白宮氣候事務總統特使(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 for Climate)凱瑞(John Kerry)(AP)
美國白宮氣候事務總統特使凱瑞,是拜登政府到目前為止訪中最高層級官員。(資料照,美聯社)

我過去常說,台灣夾在中美兩大之間,面對中美競合關係,台灣的最佳策略是避開中美的競爭,但參與中美的合作;而氣候變遷和新冠疫情,都是台灣可以與中美合作的議題。在野黨肯定蔡總統對河南水災表達關懷,也樂見民進黨政府作出任何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

有人說「兩岸無小大陸地方洪災,蔡總統釋善意事」,處理不好就會成為大事。河南水災不是小事,蔡總統的表態也不會使兩岸關係一夕之間就出現「談判代替對抗」的轉變,但至少可以避免雙方從「對抗」升高為「衝突」。所謂「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我認為,面對國際政經情勢的急遽變化,執政者必須有「順天應時」的作法。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標題為:大陸地方洪災,蔡總統釋善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