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專欄:要反擊中國認知作戰,執政者先戒掉網軍治國

2021-07-24 06:40

? 人氣

國防安全研究院院發布《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飽受批評,也可讓我們深入探討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政治權威與公民社會的關係。(翻拍自indsr.org_.tw)

國防安全研究院院發布《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飽受批評,也可讓我們深入探討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政治權威與公民社會的關係。(翻拍自indsr.org_.tw)

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對2021年1月至5月PTT八卦板有關疫情的輿論進行分析,飽受批評,其實也可讓我們更深入去探討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政治權威與公民社會的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報告出來後,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去爬梳被兩位作者資策會助理工程師陳詠君和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蔡榮峰,鎖定為分析對象的47個活躍帳號,結果發現他們過去在PPT上的發言支持綠的、白的,比支持藍的多。

也被列入47個活躍帳號的COCOCCC自己跳出來在八卦板上回應說:

媽對不起,我兩次總統票都投給蔡英文,

這屆總統選舉韓導旋風的時候跟著一起笑韓導也沒少發過文

立委票原本想投給小綠結果投票前幾天被綠委說不樂觀影響到政黨票還投給DPP

結果我居然上榜了啊......

有些東西我甚至只是貼個新聞下面酸一句而已

對不起我不知道八卦不能酸執政黨,以前我酸馬酸扁都不會這樣的

對不起父母,也對不起家人,我錯了,請黨原諒我

據徐巧芯的整理,這位COCOCCC已在PTT活躍13年了,而且曾經在板上嗆過朱立倫、洪秀柱。

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引發國安與言論自由的爭議(翻拍自國安研究院)
《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認定47個活躍用戶在呼應中國設定的認知戰議題(翻拍自國安研究院)

47個活躍用戶多被抺紅?

國防安全研究院這分報告到底是故意在抹紅好發議論者?還是像蔡榮豐所說的報告是「為爭取PTT還原民主自由討論空間而付出的一點努力」?這個議題關台灣民主體制存亡。

作者蔡榮豐則解釋,報告「只是描述個別論述與中共對台疫情輿論的相似度,不涉及帳號本身意圖與立場」,也沒有點名這47人是中共同路人。

但報告的結論寫著:八卦板上充斥最多的6種敘事樣態為「次級分化」,其次依序為「綠共敘事」、「政府陰謀論」、「離間歐美日台」、「外來和尚」與「防疫被超車」。「這些敘事邏輯瞄準的對象並非只有台灣政府或是執政黨,而是民主社會防疫動員最需要的『共識』。它們沿著台灣多元族群因為疫情而產生摩擦的各種裂縫,以激化情緒為手段見縫插針。」

很明顯的,蔡榮豐的確認為上述47人在呼應中國設定的認知戰議題,而且激化台灣內部矛盾,破壞防疫共識。

國防安全研究院這分報告到底是故意在抹紅好發議論者?還是像蔡榮豐所說的報告是「為爭取PTT還原民主自由討論空間而付出的一點努力」?這個議題其實並不只是在談單一報告的良窳,因為「認知作戰」已被視為今天資訊傳播與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這場仗到底要怎麼打?自由民主社會將因此付出代價嗎?這是攸關台灣民主體制存亡的重要議題。

兩位作者提出的問題意識是:在討論新冠苗時,「為什麼在輿論戰場中,特定的構框僅會指向特定品牌的疫苗,而不是另一個?」「同樣具有熱門的BNT和高端疫苗話題,在標題的議題設定方向上具有明顯差異」。他們想試找出是否有人透過大量貼文「帶風向」,透過策略性資訊操作強化公眾某些認知印象。

想操弄輿論、影響民眾認知的政商勢力很多,而這篇報告關注的是來自中國的影響。作者整理出中國國台辦、外交部及官媒對台疫情論述,歸納出6種與中共對台政治宣傳高度相應的立場,藉此判準找出47個高度活躍用戶。

COVID-19輿論戰場網絡圖。(國防安全研究院官網)
報告的作者想解答,在討論新冠苗時,是否有人透過大量貼文「帶風向」?(取自國防安全研究院官網)

設定6個立場引發爭議

以這些標準來判斷網友的發言是否附和中國設定的主題,就像是台灣基於普世價值關切香港人民主抗爭,北京硬要說台灣政府煽風點火、「台獨勾結港獨」,一樣難以說服人。

這6個立場是:「讚揚中國防疫措施」、「排他性敘述/給我上海復星BNT」、「引入中國系疫苗」、「批評台灣科技防疫措施」、「抨擊疾管家」、「抨擊國產/國內疫苗相關措施」。這6項引起不少爭議:

「讚揚中國防疫措施」、「引入中國系疫苗」較容易解釋為親共。「給我上海復星BNT」就歧異多了,因為台灣疫苗不足,而復星代理的BNT是WHO認證的好疫苗,民眾要的是疫苗不是中國代理商,更並不代表「為匪宣傳」。

而「抨擊疾管家」是5月間執政黨過立委王定宇放話,稱中國在散布疾管家的黑消息,但因為林緯豐相關的反串發言,疾管家議題也就被認為是綠營自己炒作的。

至於「批評台灣科技防疫措施」、「抨擊國產/國內疫苗相關措施」,這大概是PTT上不論藍綠紅白、大部分酸民都很在行的。

雖然中國會藉台灣政府防疫失當見縫插針、修理台灣「以疫謀獨」,但以這些標準來判斷網友的發言是否附和中國設定的主題並不具說服力,這就像是台灣基於普世價值關切香港人民主抗爭,北京硬要說台灣政府煽風點火、「台獨勾結港獨」,一樣難以說服人。

更何況兩位作者就這47個活躍用戶發言的統計發現,依上述6個分類,多數發言集中在對國產疫苗的批評(5月中總統蔡英文在國安會宣布國產疫苗7月開打),以及要求進口BNT疫苗。稱許中國防疫做得好只占很少數。研究也發現47個用戶中曾使用中國IP的只有longyin、A6、realtw、diedo等4帳號。

其中,realtw在PTT已14年,據徐巧芯指出,這位可能是中國人的用戶,早就被八卦板友抓出來批鬥過。像realtw這樣旗鮮宣明反台獨、也被肉搜洗底的用戶,應該就是「自幹五」、「粉紅」,不像是中國有組織的網軍,能產生的分化效果實有限。

時空旅行者與在地協力者

作者辨識出其中至少119個疑似使用VPN、快速周旋於不同國家間的「時空旅行者」,若能更深入研究這些「時空旅行者」,應該對瞭解境外勢力介入台灣輿論更有幫助,可惜這項研究未進一步分析。

兩位作者的確挖出686人使用境外IP帳號,其中,92個帳號曾使用過中國(含港澳)IP,發表了916篇疫情相關文章、449篇疫苗相關文章。兩位作者辨識出其中至少119個疑似使用VPN、快速周旋於不同國家間的「時空旅行者」,但最常跳轉的IP是台灣和美國。

若能更深入研究這些「時空旅行者」,應該對瞭解境外勢力介入台灣輿論更有幫助,可惜這項研究未進一步分析,只停留在那47個活躍用戶。此外,報告另外分析了15萬2012個參與防疫輿論戰的帳號裡,辨識出了16個推文部隊共267個帳號。這部分也應該是理解中國或其他勢力想操作輿論的重要議題,但作者也沒有進一步探討。

作者最後從上述47個活躍用戶歸納出的「政府陰謀論」等6種敘事樣態。雖然在分析認知作戰時,敘事樣態的分析是重要方法,因為操縱者不大可能只藉由假新聞來騙閱聽人,而是設定某種框架來說一個有利操縱自己、不利敵對方的故事,例如中華民族復興、中國疫苗輸出在維護國際公平義等等。

20191016-台北大學助理教授沈伯洋出席「拒絕參加統戰交流團、共抗校園中國因素」記者會。(盧逸峰攝)
沈伯洋以2020年大選為研究對象,分析中國如何利用內容農場、在地協力者進行認知戰。(資料照,盧逸峰攝)

不過在這個研究中,由於那47個樣本的篩選標準有瑕疵,接下來歸納出的敘事樣態的代表性也就令人質疑。

不能說這篇研究是刻意幫批評政府的網友戴紅帽子,但一些研究方法過於粗略,讓它說服力不足。另一位研究認知戰的學者沈伯洋今年初發表的論文,對2020年大選時中國認知戰有較細膩的分析,包括如何利用內容農場、在地協力者進行認知戰。此外,若考慮到在地協力者,那麼IP「時空旅行者」可能就不是重要攻擊手,畢竟在地協力者更能用台灣熟悉的敘事方式說服閱聽者。

言論自由議題該由國安智庫處理?

認知作戰也常和影響作戰、銳實力等詞彙互換使用。所謂「認知」指的是利用具爭議性的訊息來混淆敵對一方的認知,並分化其內部。

這項研究另一個批評的地方是,它是由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的,公共領域言論議題是否該歸國安智庫單位處理?

這就必須回頭來看看到底「認知作戰」(cognitive warfare)這個議題是什麼?屬於什麼範疇?它又如何引起重視的?

21世紀以來,混合戰(Hybrid warfare)這個名詞成了對國家安全威脅的重要觀念。依美國前陸軍參謀總長凱西(George W. Casey)定義,混合戰是將「傳統,非正規,恐怖和犯罪能力的各種動態組合」。這種混合型威脅包含外交、軍事、財經與資訊作戰等,它可能由國家和非國家行為者共同組合發動。

其中,資訊戰又包含網路間諜、網路攻擊以及認知作戰等等。認知作戰也常和影響作戰(influence operation)、銳實力(sharp power)等詞彙互換使用。所謂「認知」指的是利用具爭議性的訊息來混淆敵對一方的認知,並分化其內部。

2016年俄國網軍介入美國大選,一夕間讓資訊戰倍被重視,除了俄國,美國也開始關注中國對外發動的資訊戰。近年來美台在國安方面合作愈見密切,雙方也在中國資訊戰方面的研究與防範有更多合作,台灣研究者因此獲得更充裕資源進行這些研究,像原本研究《刑法》、犯罪學的學者沈伯洋,也積極投入這個領域。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美聯社)
2016年俄國網軍介入美國總統大選,讓混合戰、資訊戰議題倍受關注。(資料照,美聯社)

這個攸關公民自由的網路言論問題,也成了國安議題的一環。在網路時代的混合戰,資訊滲透和飛彈一樣可怕,因此蔡政府近兩年來積極訂定《反滲透法》、修訂「國安三法」來防範中國對台灣的認知作戰等攻擊行為。

中國因素介入資訊傳播,讓國家把言論議題當成國安議題來規範,當然這也造成很大風險──言論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如果掌權者一味地以國安大帽來限縮言論尺度,將是自由社會的危機。

「網軍治國」一樣在破壞民主社會共識

蘇貞昌團隊「網軍治國」眾所周知。當政府支助的研究要民眾積極對抗中國認知作戰,台灣的執政者竟也用同一套手法對自己的人民洗腦、分化。

蔡榮豐說他這個研究是「為爭取PTT還原民主自由討論空間而付出的一點努力」,但他受爭議地列出47個TPP用戶也有獵巫效應。做為台灣公民,一方面要防中國等境外勢力破壞分化台灣公民社會,另一方面也要提防台灣本地的政治權威,以國安為名對公民參與審議討論造成寒蟬效應。

更重要的是,「認知作戰」已不只是「共匪」的專利,台灣政治玩家都樂此不疲,從柯文哲第一次選市長、韓國瑜選高雄市長,到執政的民進黨都像吃了嗎啡一樣上癮。蘇貞昌團隊「網軍治國」、積極操作網路聲量已是眾所周知。當政府支助的研究要民眾積極對抗中國認知作戰,台灣的執政者竟也用同一套手法對自己的人民洗腦、分化。

丁怡銘因牛肉麵哏圖風波請辭,對沉迷短線網路操作的蔡政府是一大警鐘。(翻攝自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直播)
蘇貞昌團隊沉迷「網軍治國」,蘇揆重要幕僚、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就因牛肉麵哏圖風波請辭。(資料照,取自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直播)

林瑋豐反串事件、丁怡銘的「網軍治國」和中國資訊戰一樣,都是在破壞民主社會的共識。如果執政者不停止這些操弄,台灣網路上只會有多什麼都不信任的虛無酸民,不會一起保衛公民社會的共同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