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華裔科學家首當其衝, BBC解析象牙塔內的間諜疑雲

2021-07-22 14:10

? 人氣

今年初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有傳司法部正考慮設置一項赦免計劃,讓學者自願上報以前遺漏的外國資助記錄,一律過往不究。《華爾街日報》今年年初的報導指,司法部已擬定計劃草案,並在內部研討多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陸梅吉認為,單單憑這一赦免計劃,不足以鼓勵外籍科學家與研究員繼續在美國開展研究。

郗小星對這一政策的可能成效也並不感到樂觀。

「根本的問題是人們存在一個假定,這些來自中國的科學家、教授和學生,還有其他跟中國合作的人,他們是間諜、為中國服務的非傳統(情報)收集者。這個假定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他認為,如果這個假定沒有改變,無論是瞞報合作、出差報銷還是簽證申請的問題,當局總會找到當事人的把柄。

美國新任司法部長加蘭德(Merrick Garland)日前對彭博社表示,司法部會應對中國間諜活動,同時尊重在美華人的權利。

但目前沒有明確跡象表明,「中國行動計劃」將在拜登時期劃上句號。

Cyber attack

「永遠的外國人」

在今年1月川普政府執政的最後一周,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系教授陳剛被捕,引發學界大規模抗議。

檢方指,他涉嫌隱瞞與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聯繫,並從中獲取1900萬美元研究經費,數額之大讓人瞠目結舌。檢察官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現年56歲、歸化美國國籍已20年的陳剛依然「對中國忠誠」。

上述指控引發學界的憤憤不平,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與過百名教授分別發表聲援陳剛的公開信,闡明檢方指控的項目是兩校之間廣為人知的合作,而非陳剛的個人項目,他並未從中獲利。陳剛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5年,籌募經費正是他工作的主要內容。

陳剛不承認控罪,並已獲得保釋。校方目前為陳剛支付律師費,這在類似案件中十分罕見。他的律師認為,陳剛在川普政府任期尾聲被逮捕,並非巧合。

被視為 「永遠的外國人」是許多亞裔美國人共同的痛苦經歷,而在排外主義和反共思潮的共同作用下,美國政府對華裔科學家的疑慮已存在超過半個世紀。

錢學森
中國火箭技術科學家錢學森

1955年,火箭技術科學家錢學森被美國政府遣返回中國。在當時麥卡錫時代反共產主義的氛圍下,他被視作間諜,曾被居家軟禁五年。

時隔數十年,美中關係近期急遽惡化,許多中國出身的科學家擔心,他們會面臨錢學森那一代經歷的懷疑與審視。

「寒蟬效應」

中國科學家王年爽沒有與FBI探員打過交道,但對他來說,這種擔憂從未消散。

今年34歲的王年爽7年前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隨後赴美從事冠狀病毒疫苗相關研究。在SARS與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兩種高致病性冠狀病毒幾乎銷聲匿跡之後,這一度是相對冷門的研究領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