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華裔科學家首當其衝, BBC解析象牙塔內的間諜疑雲

2021-07-22 14:10

? 人氣

「坦白說,現在每當我寫項目計劃書和做研究的時候,我都很害怕,很擔憂,」 郗小星對BBC說,擔心申報一旦並非盡善盡美,日後就會被當作定罪的理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郗小星沒有排除與外籍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合作的可能性,但他坦承,暫時不會再與中國的機構與個人合作。郗小星在1989年赴美,現為美國籍。

「在如今的環境中,我認為美國政府的態度很鮮明。他們不希望科學家與中國合作。我為何要去冒這樣的風險呢?」

而且,許多科學家表示,美國官方與大學從鼓勵國際合作,到嚴查對華聯繫,風向在短短幾年內發生了180度轉變。

郗小星將華裔美國科學家如今面臨的指控,與二戰後日裔美國人被送往拘留營比較,形容局勢幾乎如同「重回麥卡錫年代」。

但他不打算讓錯案風波就此過去。他在2017年起訴美國政府和FBI探員,控告探員偽造證據、對案情作虛假陳述。今年4月,法官駁回了郗小星一方的大多數指控,裁定他的憲法權利沒有受到侵犯。但他表明,會繼續上訴。

「(起訴)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政府做錯了事,他們需要對此負責。」郗小星說,「我們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他們把我當成了目標。」

他形容,被誣告的過程「極其傷痛與不公」,他不希望同樣的錯誤被加諸在其他科學家身上。

損害國家安全,還是行為不當?

在歐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已著手打擊中國的經濟間諜活動,早期的訴訟罪名多圍繞竊取商業機密,例如郗小星的案件。川普政府上台後推動「中國行動計劃」,其後發起的訴訟較多針對學者未能完整申報與中國科研機構的關聯。

「但大家都知道,這是行為不當,並不涉及國家安全,」 郗小星說。

針對學者、科學家的案件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間諜罪名,被告涉嫌向中國輸送美國商業機密、技術或情報。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與中國相關案件的84則新聞稿中,約有29則涉及這類犯罪。

二是郗小星案一類的冤假錯案,檢方最終撤訴;第三類是目前最為常見的虛假申報案件,被告瞞報、漏報在中國獲得的研究經費和講課收入。第三類案件雖不如間諜罪重,但若電信詐欺、虛假陳述等罪名成立,被告不僅身敗名裂,還可能遭遇數十年的牢獄之災。

UVA campus
美國大學校園

美國塞頓霍爾大學法學教授陸梅吉(Margaret K. Lewis)近期在美國媒體SupChina上撰文分析,圍繞「中國行動計劃」主要有兩大爭議:是否存在對國家安全的過度強調,以及對種族偏見缺乏重視。

她指出,「中國行動計劃」下的指控更多立足於被告跟中國機構的未申報關聯,而非經濟間諜活動。在許多案件中,美國的知識產權並沒有流失,但被告與外國政府與機構的聯繫,被上升為國家安全上的擔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