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平觀點: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與愛恨情仇,是否真能破鏡重圓

2021-07-26 07:00

? 人氣

1954年克里米亞由俄羅斯轉移給烏克蘭

而有爭議的克里米亞半島則是在蘇聯時期,由當時的總書記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於1954年送給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做為慶祝俄烏再統一300年的的禮物,也算是慷他人之慨,完全沒有問克里米亞人或俄羅斯的意見就做的決定。當然對於蘇聯來說,克里米亞歸俄羅斯還是歸烏克蘭都沒有差別,一樣是蘇聯的海軍基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一旦蘇聯瓦解這就差很多,克里米亞人完全不是烏克蘭人,他們是克里米亞韃靼人(克里米亞突厥汗國的後代),也有俄羅斯人移民或是來自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士官兵,都是俄裔居多。

因此也就可以想見2014年克里米亞公民投票返回俄羅斯時,幾乎絕大多數人民(97%公投票贊成)都是傾向回歸俄羅斯的,就算不想當俄羅斯的人也沒人想當烏克蘭人,因為克里米亞在1783年克里米亞汗國滅亡後一直是俄羅斯領地,與烏克蘭的關聯微乎其微,這點是我們必須認知並承認的事實。

克里米亞人心向俄羅斯

而烏克蘭與西方國家基於反俄羅斯立場,當然是不承認克里米亞重新歸屬俄羅斯之舉的,只是政治歸政治,如果真要以人民內心的想法來說,克里米亞重新回到俄羅斯的懷抱應該的確是當地人民的真心選擇。

不過對於俄羅斯來說,值不值得以這麼鮮明直接的手段奪回克里米亞?做這件事的投入與回報是否是正值?對俄羅斯與周邊鄰國的關係是否會帶來緊張與不信任,甚至是害怕與恐懼,只要國內有俄裔人口的周邊國家,如哈薩克等中亞國家、喬治亞、摩爾多瓦、白俄羅斯、芬蘭等等,都可能因此對俄羅斯產生負面聯想。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今年不久前克里米亞發生大水災,城市與大批車輛泡在水里,當時筆者看著這個畫面就在思考,這個克里米亞不但沒有給俄羅斯帶來收益,恐怕還帶來更大的負擔,那麼俄羅斯這麼努力拿回克里米亞除了提振民心士氣外,對於國家經濟與國家實力是否真有幫助?恐怕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權衡得出利弊得失。

烏克蘭位處俄羅斯歐俄部分的腹心之地,除了本身內部政治就不斷在親俄與反俄之間搖擺之外,北約或美國可能與烏克蘭結盟反俄羅斯之想像,確實可能讓俄羅斯寢食難安。

對於俄羅斯來講,最幸運的事就是當初蘇聯瓦解時,俄羅斯與美國好不容易花言巧語說服烏克蘭放棄所有核武器,還相信未來有事時,俄羅斯會提供核保護傘,烏克蘭哪裡會想到30年後就是因為沒有核武器,只能任人擺布無法還手。

世界沒有後悔藥可以吃,除非烏克蘭有一天幸運挖出前蘇聯核武庫還有核彈可用,否則烏克蘭要與俄羅斯對抗終究是不會成功的。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育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