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點評拜登中國政策:50年來美國外交政策最劇烈的轉變,盟邦恐怕難以接受

2021-07-17 09:15

? 人氣

如果美國只想為自己創造就業機會,盟邦為什麼要配合?

《經濟學人》建議,拜登不應該逼迫其他國家做取捨,而應該盡力拉攏爭取,不二法門則是領導全球經濟邁向繁榮與開放。但拜登在這方面的表現同樣令人憂心,他的政府並沒有全力捍衛全球經貿規則,而是利用「中國威脅論」來遂行自家目的,其經貿政策充斥著產業政策、政府干預、計劃與管制,與中國近年推動的脫鉤(decoupling)政策不謀而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府6月8日針對美國應如何強化半導體、鋰離子電池、稀土元素、重要製藥原料等「關鍵供應鏈」(crucial supply chain)的報告就是一個顯例,華府將以國家安全為名干預相關產業,透過政府補助與法規管制,來確保工作機會留在美國國內。

因此,美國的盟邦不免要質疑:如果拜登中國政策在經濟領域的最重要目標,只是要為美國自己創造就業機會,那麼盟邦為什麼要配合?

摒棄科技民族主義、挺身捍衛全球化,拜登的中國政策仍大有可為

《經濟學人》認為,拜登現行的計畫錯失良機。如果美國要阻止中國改變全球秩序架構,就應該挺身捍衛對美國裨益良多的全球化,貿易與多邊體系尤其重要。如果美國真想在亞洲抗衡中國,拜登應該重新加入川普在2016年退群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只是如今看來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拜登還是可以在環境議題、數位貿易等領域尋求達成新的協定。美國也應該全力投資足以強化西方秩序的新理念,例如因應日後疾病大流行的疫苗計畫、數位支付系統、網路安全、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BRI)競爭的基礎建設計畫。拜登與其學步中國的科技民族主義(techno-nationalism),不如展現自信,重振西方之所以強大的憑藉。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