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反壟斷:中國政府處罰22起投資案背後的邏輯

2021-07-13 16:1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中國互聯網公司繼續被中國監管層「追著打」,滴滴上市後即遭網路安全審查,事件還未塵埃落定,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對22起互聯網企業的投資進行處罰,其中涉及滴滴、阿里、騰訊等巨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滴滴出行上市僅一周。股價從首個交易日開盤16.65美元,截止7月8日美股收盤,已跌至11.21美元,跌幅32.7%。市值蒸發超過260億美元。

但中國監管層顯然沒有把目標局限於滴滴,滿幫、BOSS直聘,以及剛剛被處罰的22起案件,使中概股們集體連跌。僅7月8日近八成中概股下跌。

從這一輪處罰中不難看出,雖然涉及22起投資,但穿透股權結構,其實幾乎都集中於少數幾個巨頭。由此也可折射出中國這輪「反壟斷」的背後邏輯。

繞不過的巨頭

帶有攝像裝置的滴滴自動駕駛汽車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監管機構已宣佈啟動對滴滴出行的網路安全審查。圖為帶有攝像裝置的滴滴自動駕駛汽車。

剛剛公布的22起反壟斷案件,與阿里巴巴收到的182億天價罰單不同,屬於「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大意是企業通過投資或者併購等方式取得其他企業的控制權,超過一定標凖就要在實施前向監管部門申報。

而本次處罰的案件,屬於進行了上述股權投資或併購,但沒有申報的情況。

按照法條進行處罰,只有50萬元人民幣,對動輒萬億市值的互聯網企業而言,並無太大影響。

梳理22起案件,其中涉及滴滴出行的有8起,比如滴滴子公司北京車勝與時空電動車設立合營企業案;涉及阿里巴巴的有6起,比如阿里網路收購廣州恆大足球股權案;涉及騰訊的有5起,比如騰訊收購小紅書股權案;其他三起則涉及美團與蘇寧。

繼續深究,除了阿里巴巴和騰訊直接涉及22起中的一半,美團的最大股東為騰訊,蘇寧背後阿里巴巴則為第二大股東,僅略低於創始人張近東。

滴滴出行是中國市場上少有的同時獲得阿里巴巴和騰訊投資的企業。
滴滴出行是中國市場上少有的同時獲得阿里巴巴和騰訊投資的企業。

而此次站在風口浪尖的滴滴出行,更為特別,通過先後併購快的和Uber,滴滴出行成為中國市場上少有的同時獲得阿里巴巴和騰訊投資的企業。

互聯網領域津津樂道「賽道理論」——新的商業模式意味著一條新賽道,大大小小科技公司競逐其上,攻城略地,最後贏者通吃。從電商、團購、外賣、短視頻、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等無不如此。

一條條互聯網賽道上,領先者背後往往能看到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身影。通過高強度投資,兩家公司逐步構建起各自的商業疆域,中國排名前30的App中,超過20個都來自兩家巨頭。據估算,阿里系和騰訊系的企業市值都達到10萬億的超大規模。

創新者到壟斷者

騰訊深圳總部大樓。
騰訊深圳總部大樓。

至此,阿里巴巴和騰訊成長為中國互聯網領域支柱型的兩家商業帝國。

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互聯網公司,在經歷了「從0到1」的顛覆式創新和「從1到100」的規模化發展,從鮮花和掌聲中,也投來懷疑的眼神——不斷有批評聲認為,巨頭們從創新者逐步變成壟斷者。

諮詢公司博達克(BDA)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說,「從創新者到市場主導者的轉變,先是企業家們感受到的,大概從10多年前開始,初創企業不得不苦於接受阿里投資還是騰訊投資的問題,從短視頻、電子商務到出行和外賣,都出現這種現象。我們看到兩個帝國的浮現。」

這使中國的創業者面臨一個難題——要麼接受阿里或騰訊的投資被收編,要麼等待阿里和騰訊攜巨資入場與自己競爭。

最近的例子就是社區團購,早在該領域立足的興盛優選,旗下員工被巨頭們數倍於己的工資挖走,在巨頭們補貼之後,自己的價格不再有競爭力。

一條條互聯網賽道上,領先者背後往往能看到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身影。
一條條互聯網賽道上,領先者背後往往能看到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身影。

當互聯網經濟觸及金融——監管似乎變得更為急迫。鄧肯·克拉克提到,螞蟻集團相比其他互聯網公司不一樣,實際上它更像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甚至是金融公司。而在金融領域必須對消費貸等業務進行監管,因為觸及貨幣體系和更廣泛的金融穩定問題,科技公司的「規模經濟」優勢和監管層要求的避免風險過度集中、以及要有足夠資本支撐貸款等實際需求之間存在根本性矛盾。

路透社援引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稱,世界各國的監管經驗都表明,對壟斷資本的監管從來都是從嚴為佳,而不是放任自流,更不能任由壟斷資本特別是數字寡頭凌駕於法律和監管之上。

支付寶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支付寶在中國人經濟生活中幾乎無孔不入。

「壟斷是市場經濟的天敵,更是創新發展的天敵,而監管不是。」王軍表示。

但在中國,企業和政府的關係有別於西方。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歐美不絶如縷的立案調查和「天價罰單」,中國這輪所謂的「監管風暴」對比之下力度並不大。

然而無論是中概股股價還是企業家本人似乎成了「驚弓之鳥」,甚至監管層僅僅喊話,企業就會主動採取措施,進行收縮。

WeChat app logo
騰訊最新財報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突破12億。

克拉克認為,相比歐美,中國有強力政府,可以與科技巨頭對抗,甚至讓他們公開道歉、自糾自查、自我整頓等。中共要顯示出自己才是最大的玩家,科技巨頭們則相形見絀。

不過,從鼓勵到監管,背後展現出中國監管層所希望的某種平衡。克拉克表示,「雖然中共需要科技巨頭們的效率來提升消費,也不想從根本上降低科技上的創新能力,但關於國有企業在經濟中主導地位的討論,總感覺有種風險——長期而言中國希望統治這些公司,即便這僅僅是企業家和投資者的感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