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19世紀美國鐵路華工血淚與惡名昭彰的《排華法案》

2021-07-25 07:00

? 人氣

華工冒險擠搭輪船出國掏金

【蒲安臣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1854年,與一群反對黑人奴隸制的人建立了一個新的政黨,這就是今天的美國共和黨(American Republican Party)。蒲安臣在1862年7月20日到達北京,為美國第13任駐華公使。

1867年11月底,蒲安臣結束為期6年的駐華公使職務。卸任之初蒲安臣接受清朝政府的邀請擔任中國第一個外交使節團團長,代表中國政府出使美、英、法、普、俄等國,為這次出訪,蒲安臣還受委託設計了中國第一面國旗——黃龍旗。(註七)】

於是鐵路公司不僅在舊金山招募華工(當時加州已有數以萬計因礦產關門而失業的華工),後來乾脆直接派專人到中國廣東的五邑地區(註八)去招募更多能吃苦耐勞的華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此在1868年(清同治7年)的中美雙方還共同簽定雙邊合作協定──《蒲安臣條約(Anson Burlingame)》。蒲安臣‧約翰遜(Anson Burlingame Johnson,1820~1870)於1855年擔任美國眾議員,1861年出任美國駐華公使,1867年卸任,卸任之後得到當時擔任清廷總稅務司──羅伯特.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的推薦,出任清廷「辦理各國中外交涉事務大臣」。

1868年2月蒲安臣率領中國使節團出訪──美、英、法、普(德)、俄……等歐美強國,蒲安臣希望透過談判,使中國能與上述國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關係,但是歐洲各國反應平淡,只有與美國成功的簽訂了《中美續增條約》,條約於1869年11月得到中美雙方政府批准而實施,條約規定,兩國人民可隨時自由往來,或遊歷、或貿易、或久居,不得禁阻,美國據此得以擴大招收華工,這使得在中央太平洋鐵路築路的華工常年保持1.2萬人至1.5萬人。(註九)

蒲安臣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1854年,與一群反對黑人奴隸制的人建立了一個新的政黨,這就是今天的美國共和黨(American Republican Party)。(作者提供)
蒲安臣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1854年,與一群反對黑人奴隸制的人建立了一個新的政黨,這就是今天的美國共和黨(American Republican Party)。(作者提供)

其實根據美國勞工部的統計,從1865年到鐵路完工的4年間,參與築路的工人中,有86%為華工。只是這段由中國橫越太平洋到美國的航程卻幾近地獄之旅,被招募的廣東華工必須先翻山越嶺到香港,再從香港坐船到美國,當時到夏威夷約需要56至75天,到加州則需75至100天,必須視天候情況而定。

為了追逐高額利潤,運送華工的輪船公司把每船運載量增加到極限,甚至在原本已經相當狹窄低矮的船艙中再加上夾層,最後留給每人的空間只有1尺多。

在漫長的航行中,成百上千名華工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擁擠蜷縮在船艙裏,忍受著風浪顛簸──「日則並肩疊膝而坐,夜則交股架足而眠」。他們既缺乏空氣、陽光,也缺少淡水、食物,許多人因此悶死、渴死、餓死、病死、被毆打致死或自殺身亡,而船東處理這些屍體的方式就是立即丟海中,讓死者葬身魚鱉腹中。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