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采華專欄:我在宜蘭學到的兩三事

2018-01-06 05:40

? 人氣

旅途中還碰到一位到處救老房子的葉先生,他堅持「留了就有故事」,不然下一代只能透過文字來了解成長的家園。他救了不只一間的土地公廟。那些不起眼的台灣鄉土建築(如能稱爲建築)和京都保存數百年的堂皇嚴謹的廟宇是強烈的反差,不過那也正是身材瘦小的葉先生偉大的地方。他是一位在沒有戰爭時代裡的英雄。最新的消息是他為了感念一生爲宜蘭付出荷蘭羅神父,他照顧了無數小兒麻痹患者,提供他們住所和教育機會。不信教的葉先生在仲裁會中面對一巴士主張要擴大重建的信徒大談耶穌之道,說明為何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和當初爲小兒麻痹患者蓋的文聲復健院是絕不能拆的。 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在內是不會選擇這樣複雜吃力的職志來奮鬥,重重的包圍和攻擊是不會停的, 因為要拆的人們完全拒絕相信這世界上有不爲自己牟利的人,不管他們是如何信上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第一次探訪宜蘭時顧了一日遊的計程車經過礁溪,我驚訝地在車裡叫了起來,「這就是可以洗溫泉的礁溪?怎麼這麼醜!」心裏閃過日本溫泉小鎮的樸質和清澈小溝,台灣的美好全被看不到遠景的人到處遮蓋住了。。。。不能再蓋了,沒有抽不完的溫泉,司機先生說溫泉線就是所有高樓所在之處。

從大自然拿的,是要還的,不還,終究是有報應的。

台灣人對賺錢有種忠誠度,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那股殷勤讓人非消費不可。此刻算的清楚,並不保證未來回本,所以CP值不過是個買賣的手段。

明年三月二日在蘭博的大展是完全自費,經費來自企業家贊助和賣畫的錢,錢可以拿來吃香喝辣買寶石投資生錢。 而我選擇藝術是因為創作帶來無限地自我滿足,但在創作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人生的Quest (使命)是期望藝術可大,可服務他人。 爲了把展帶回家鄉台灣,展覽結果如何不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個人藝術成就死不帶去,自己心知肚明;而深入宜蘭的過程中學習到的是一輩子的資產,會傳換回藝術累積。這些表面溫柔內心堅毅強悍的宜蘭人都將會是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讓人珍惜宜蘭,珍惜台灣。

在2018新的一年裡拼命工作,努力度假時,也不時想想“Quest”,不需要是大人物也可以有大使命。開始想,人生就有改變的希望。

絲法自然  天地有我

珍惜宜蘭  珍惜台灣

天地茶屋-大型天然絲裝置, 你從未經歷的視覺與性靈的饗宴

將於1018年 3/2-5/29 於宜蘭蘭陽博物館展出

*作者為畫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