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采華專欄:我在宜蘭學到的兩三事

2018-01-06 05:40

? 人氣

爲了把展帶回家鄉台灣,展覽結果如何不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個人藝術成就死不帶去,自己心知肚明;而深入宜蘭的過程中學習到的是一輩子的資產,會傳換回藝術累積。。(取自孫采華臉書)

爲了把展帶回家鄉台灣,展覽結果如何不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個人藝術成就死不帶去,自己心知肚明;而深入宜蘭的過程中學習到的是一輩子的資產,會傳換回藝術累積。。(取自孫采華臉書)

“Life is like a journey, a journey of quest.” 人生像是一個旅途,我們不停地探索屬於自己的真理,這個真理可能不被他人接受理解,但這個旅程是非走不可, 即使在路途中並不清楚一切的來龍去脈,更不會知道結果如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起先只是想將這個和日本京都天然織染大師-伊豆藏明彥先生,於2016冬在紐約合作的「天地茶屋」裝置展-無常(Im)permanence帶來台灣, 那個感覺好像在外面吃了好吃的東西,會馬上想到和家人分享。

由於蘭陽博物館陳館長是個有宏觀的人並有美術訓練的背景,在會議中我強調這些立體精緻天然染絲編織可以與大自然相融,裝置戶外任由風吹雨打,包括人人可通行的大型絲隧道,若有任何損害也是自然的過程。『消失也是一種美。。。』陳館長一語解讀出身於西陣織世家伊豆藏先生,一輩子在京都的人生創作哲學。但條件是這次天地茶屋的必須以宜蘭和環境體念為出發。

20170102-蘭陽博物館陳館長表示,蘭陽博物館這些立體精緻天然染絲編織可以與大自然相融,裝置戶外任由風吹雨打,包括人人可通行的大型絲隧道,若有任何損害也是自然的過程。(取自孫采華臉書)
蘭陽博物館陳館長表示,蘭陽博物館這些立體精緻天然染絲編織可以與大自然相融,裝置戶外任由風吹雨打,包括人人可通行的大型絲隧道,若有任何損害也是自然的過程。(取自孫采華臉書)

一向不是觀光客,到宜蘭絕對要感受骨子裡蘊含的力量,雖然試吃了三星蔥油餅也去了太平山看到了不易見的翠峰湖,還和種蔥的農人聊了天,看他如何種有名的三星蔥。我問他「每天起床來工作就可以看到這麼遼闊的景和中央山脈,你不覺得人生很幸福嗎?!」,這位壯年的農人瞬間以眼角望了前方說了一句,「我覺得很醜!」, 立刻警覺自己是個教育過頭的城市人,其實是問了對鄉村一無所知如同鄉巴佬進城會有的可笑問題。看他矯捷的插蔥動作,只是想快做完休息。 我借了小板凳,坐在蔥田裡觀視360度的宜蘭,跳過電線桿和突兀的建築,想像眼前農夫的生活。種蔥的利益所得比一般農作物較高,但無法和買了田地投資蓋房相比,而一眼望去處處都是碩大不合法農舍。 大房體面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三星蔥再有名,不過就是蔥罷了,一時我也枉然。

山水畫裡美的投射全來自藝術家的內化,好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蘇東坡的赤壁賦,坐船日遊夜遊,即使帶了吹簫的,如果觀著無心實際的風景是無法入詩入畫的。對宜蘭探索也必須有內化過程,無法勉強造作。

20170102-坐在蔥田裡觀視360度的宜蘭,跳過電線桿和突兀的建築,想像眼前農夫的生活。種蔥的利益所得比一般農作物較高,但無法和買了田地投資蓋房相比,而一眼望去處處都是碩大不合法農舍,一時我也枉然。(取自孫采華臉書)
坐在蔥田裡觀視360度的宜蘭,跳過電線桿和突兀的建築,想像眼前農夫的生活。種蔥的利益所得比一般農作物較高,但無法和買了田地投資蓋房相比,而一眼望去處處都是碩大不合法農舍,一時我也枉然。(取自孫采華臉書)

宜蘭是個面大海倚大山的地方,即使有一片水鄉澤國風情蘭陽平原橫在其中,卻不是有江南情調的柔情之處。「人必須有能耐,才有辦法在這個不太容易生活的地方留下來。」,這是「穀東俱樂部」青松米的賴青松先生給我的答案,問他為何這裡有如此多很強的宜蘭人?宜蘭雨多,稻作只有一季,他用時間和大地無言對話後一次次從不適耕的田地中累積失敗農作經驗。 有人曾租了他一塊靈秀靠山的地,每次青松插秧,第二日水鳥便來拔秧,一插一拔,三年後青松死心對自己說種不出成果和我農作技術及毅力無關,這根本是個該蓋個美麗的air B and B 的地,不適耕。

那天早上去了羅東2014年世界咖啡烘培冠軍的咖啡館喝了一杯拿鐵,全台灣對咖啡的認真深入和情趣是驚人的,那杯拿鐵是有世界冠軍風格的。

一次次拜訪這塊土地,因為時間有限,無法自然地四季運轉細細地過宜蘭人生活,只能要求到不同家庭吃飯喝茶了解當地風土民情,因此吃到了從未聽說過有機農法種植的「青松米」, 當時只是脫口而出,「這是哪裏來的米?真好吃!」,31歲才勇敢下田當農夫的青松先生說宜蘭的地會選人吸入; 他其實是台中人,青松並不是第一個在我有限時間中,遇到被宜蘭女吸來的永久居民之一。 用賴先生自己的語言來解釋,在都市裡人要去買房佔地,而宜蘭則是地選人吸人。以十多年的時間,終於能以農人般的直覺反應與大地共存共榮。

目前穀東俱樂部裡有20幾位來自世界各地選擇下田的人,他們其中有曾是平面設計師,銀行高級主管,法律碩士,各行各業,此刻他們只有一個共同點,認了也認清了得拜土地公靠天吃飯,身上沒太多的現金,但絕餓不死。社會習以一個外在擁有有多少來判斷人的價值,人本質的珍貴則開始模糊。這群人好似放棄財富但臉上有滿足的笑容,辦讀物,辦農友電台,他們一同在尋找建立自己和大自然運轉相合的生活方式,重新定義自我價值。

20170102-穀東俱樂部裡有20幾位來自世界各地選擇下田的人,他們其中有曾是平面設計師,銀行高級主管,法律碩士,各行各業,此刻他們只有一個共同點,認了也認清了得拜土地公靠天吃飯,身上沒太多的現金,但絕餓不死。(取自孫采華臉書)
穀東俱樂部裡有20幾位來自世界各地選擇下田的人,他們其中有曾是平面設計師,銀行高級主管,法律碩士,各行各業,此刻他們只有一個共同點,認了也認清了得拜土地公靠天吃飯,身上沒太多的現金,但絕餓不死。(取自孫采華臉書)

另一個探索宜蘭的方式是不嫌麻煩地住了南南北北不同人經營的民宿。絕不挑歐式建築,因為屋主不了解宜蘭獨厚的地理位置,處處有360度的山明水秀。 也不選為了經營民宿而蓋的過大過高,在一片稻田裡突出的現代建築,即使它是如此地窗明几淨。因此我認識了壯圍張宅的張先生,他在這裡和家人住了至少20年。他老是說我沒有唸過書,能有如此遠見蓋出這樣的房子和唸書沒有關係。這個隱沒在水田中,開車回家的路上幾乎看不到的一層樓的房子,每一寸土都是好好照顧著。在這個不是我的家,卻可以自在地和房子一起呼吸,四方遠望,近水遠水連成一片,好似家沒有邊界但卻有真實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感覺。住在張宅的短短幾日,也幾乎被吸成宜蘭人了。而我是那樣難以認同所有久留過的地方,全世界多有我逗留行跡。

壯圍張宅不是一間豪宅,沒有任何金碧輝煌之感,也沒有仿日本庭園,地中海建築,有的,是宜蘭。

張先生說,「我不過就是蓋想自己喜歡住的房子,像小時候的家。」,但很少人能真正貫徹自己的理想,尤其在你左右的人其實並不了解你為什麼要和別人不一樣。這樣的房子蓋起來比三四層的樓房費用高,從外面也看不出主人的身分地位,這是20年前宜蘭的鄉下,到如今還是沒有這樣的房子。 我問張先生,母親住這裡是否覺得很驕傲,對你這個兒子很滿意? 張先生的回答是 「她覺得我自作聰明。。。」,在六年多冗長的設計施工中,絕對有很多胎死腹中的機會,經費一直投入,大家輿論你自作聰明。雖然只是在小時生長地蓋一間自己喜歡住的房子,所以千萬別說是有錢人才能蓋出這樣的房子,台灣有錢蓋房裝房的人比這樣隱沒在大地的房子多。張先生沒好好唸書卻能好好計算但不斤斤計較,以超出常人的遠見,穩穩地執行人生的方向。

旅途中還碰到一位到處救老房子的葉先生,他堅持「留了就有故事」,不然下一代只能透過文字來了解成長的家園。他救了不只一間的土地公廟。那些不起眼的台灣鄉土建築(如能稱爲建築)和京都保存數百年的堂皇嚴謹的廟宇是強烈的反差,不過那也正是身材瘦小的葉先生偉大的地方。他是一位在沒有戰爭時代裡的英雄。最新的消息是他為了感念一生爲宜蘭付出荷蘭羅神父,他照顧了無數小兒麻痹患者,提供他們住所和教育機會。不信教的葉先生在仲裁會中面對一巴士主張要擴大重建的信徒大談耶穌之道,說明為何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和當初爲小兒麻痹患者蓋的文聲復健院是絕不能拆的。 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在內是不會選擇這樣複雜吃力的職志來奮鬥,重重的包圍和攻擊是不會停的, 因為要拆的人們完全拒絕相信這世界上有不爲自己牟利的人,不管他們是如何信上帝。

在第一次探訪宜蘭時顧了一日遊的計程車經過礁溪,我驚訝地在車裡叫了起來,「這就是可以洗溫泉的礁溪?怎麼這麼醜!」心裏閃過日本溫泉小鎮的樸質和清澈小溝,台灣的美好全被看不到遠景的人到處遮蓋住了。。。。不能再蓋了,沒有抽不完的溫泉,司機先生說溫泉線就是所有高樓所在之處。

從大自然拿的,是要還的,不還,終究是有報應的。

台灣人對賺錢有種忠誠度,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那股殷勤讓人非消費不可。此刻算的清楚,並不保證未來回本,所以CP值不過是個買賣的手段。

明年三月二日在蘭博的大展是完全自費,經費來自企業家贊助和賣畫的錢,錢可以拿來吃香喝辣買寶石投資生錢。 而我選擇藝術是因為創作帶來無限地自我滿足,但在創作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人生的Quest (使命)是期望藝術可大,可服務他人。 爲了把展帶回家鄉台灣,展覽結果如何不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個人藝術成就死不帶去,自己心知肚明;而深入宜蘭的過程中學習到的是一輩子的資產,會傳換回藝術累積。這些表面溫柔內心堅毅強悍的宜蘭人都將會是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讓人珍惜宜蘭,珍惜台灣。

在2018新的一年裡拼命工作,努力度假時,也不時想想“Quest”,不需要是大人物也可以有大使命。開始想,人生就有改變的希望。

絲法自然  天地有我

珍惜宜蘭  珍惜台灣

天地茶屋-大型天然絲裝置, 你從未經歷的視覺與性靈的饗宴

將於1018年 3/2-5/29 於宜蘭蘭陽博物館展出

*作者為畫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