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炯朗專文: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2018-01-08 06:30

? 人氣

以生理學常識而言,一罐啤酒、一小杯烈酒、一杯紅酒或白酒,內含的酒精分量其實差不多,千萬別認為喝啤酒或紅酒比較不容易醉。一旦酒精進入血液裡,不論喝咖啡、把酒吐出來、洗冷水澡、運動等都已經太遲了,血液裡的酒精倚靠肝臟分解,一杯酒裡的酒精,肝臟通常得花上一小時才能分解完畢。酒喝得多,自然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喝酒傷肝是再明確不過的醫學原理。酒若喝得更多,只有靠更長時間才能清醒過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血液裡有多少酒精才算酒醉呢?在臺灣,原本是指一千 C C 血液裡有○.五公克的酒精,為了簡便,通常不提單位,說成○.○五%。經過交通部和內政部研議後,目前的標準是○.○三%。在美國各州,差不多一致是○.○八%;日本是○.○三%,有些歐洲國家甚至低到○.○一%。

酒測-資料照,吳逸驊攝
酒測-資料照,吳逸驊攝

警察在路邊臨檢酒測時,沒辦法做血液檢查,但正如前面所講,酒精會經由胃和小腸進入血液,血液在全身流動,通過肺氣囊的時候,酒精的分子就會混在呼出來的空氣裡。如今,精密的測量儀器已能估計呼出空氣裡的酒精重量,只要經過簡單的換算,就能得知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個相當可靠的測試。呼出來的空氣裡的酒精重量,大概是血液裡酒精重量的兩千分之一。

以法規做為防線

站在法令的觀點,除了提高酒測標準做為防範,還可以有配套的法令,如:提高罰款、吊銷駕照、扣車、拘役甚至徒刑。然而,正如專家學者所說,目前的問題在於執行層面,臺灣對酒駕者的處分有九九.九八%都以罰款了事,判刑的多數是緩刑,因此法令很難收到嚇阻作用。

除了法令,還有許多輕而易舉的常識和習慣都可以安排,重要的是不要忽略這些小事情。在許多國家,搭乘由喝酒者駕駛的車子同樣要罰鍰,若出了事受傷,保險公司也不會賠償。大約三十年前的德國和日本,朋友一塊到外面喝酒聚餐,一定會有一個人指定不喝酒,負責開車回家。若在臺灣,喝酒應酬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回家更是非常方便。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呢?說穿了就是怕麻煩。我們應該記住:小麻煩,可以免除大災難。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清華大學校長。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大人的社會課:從阻撓議事到邊際效應,搞懂世界的真實運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