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專文:文革,有什麼好懷念的?

2021-07-04 06:20

? 人氣

導火線則是3月22日學生的反越戰示威

這一場抗爭的背景是法國大學生普遍地不滿於當時大學課程的僵化、無聊。導火線則是3月22日學生的反越戰示威,當校方決定將學校關閉時,粗暴地剝奪其他學生的受教權與言論權,因而引起其他學校的學生反感。5月2日學運領袖被司法審查,而激起更強大的學運浪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月3日索邦神學院(Sorbonne)的前庭被400名抗議者占領,校長直接要求警察介入,而嚴重地違背大學校園自主的傳統;許多年輕教師與學生對此不滿而群起抗議,並且跟警察發生衝突,500多名學生因而被訊問,27人被捕。

此舉益發惹起眾怒,當天晚上拉丁區開始出現街壘,拒絕警察進入大學校園。在衝突最激烈的5月10日,有大約250個警察受傷,但是我沒有在任何英文的文件上看到過死亡的報導(《亞太經濟時報》的報導有多處錯誤,其中所謂5月9日有「數百人死傷」不足採信)。5月13日工會決定聲援學生組織,開始大規模的罷工,最終幾乎癱瘓巴黎和整個法國的生產體系,使得總理道歉、下台。

《浪蕩世代》(on the road)電影劇照。
電影《浪蕩世代》改編自Jack Kerouac小說《on the road》。

這場運動對法國與歐美社會(學術、思想,和廣泛的社會各界)都有極為重大的正面貢獻,可惜中文文件往往粗糙不堪,並且任意附會、曲解。想進一步了解的人,不妨參考這一篇論文

同樣地,不管是《On the Road》(和作者 Jack Kerouac)所代表的「垮世代」(Beat Generation),或者後來的嬉痞與反戰世代,他們一邊反對既定的刻板價值體系(朝九晚五,只為積蓄財富、豪宅、社會地位而活著),一邊在探索人生更值得追求的各種可能性,而不只是頹廢或漫無目的地反對。

Jack Kerouac強調 "How to live seems much more crucial than why." 他也強調「beat generation」不同於「迷失的世代」(lost generation):「It involves a sort of nakedness of mind, and ultimately, of soul: a feeling of being reduced to the bedrock of consciousness.」——他們表面上的「頹廢」,只不過是消極抵抗既有物質主義的姿態種帶著輕蔑的否定與反抗。

就因為他們核心的關懷是「人生有沒有更值得追求的」,因此他們可以帶動後來許多文學與藝術創作的新流派,也帶動美國社會對於人生核心價值的反省(想進一步了解的人,可以參考台師大黃明媛的博士論文第一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