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位專文:生活面對的風險

2018-01-01 06:20

? 人氣

作者認為,核災發生的機率遠低過飛航的災難,其造成的後遺症也遠低過每天接觸的化學、食品、醫藥污染,有人卻因為偶發的核災而因噎廢食。(資料照,前廠長王伯輝提供)

作者認為,核災發生的機率遠低過飛航的災難,其造成的後遺症也遠低過每天接觸的化學、食品、醫藥污染,有人卻因為偶發的核災而因噎廢食。(資料照,前廠長王伯輝提供)

由於經歷與認知的不同,一般人受到嘩眾取寵的口舌導引,容易把高曝光度的風險看得嚴重,沒有料到心中想像的風險遠大過實際狀況,對於擺在眼前影響巨大的負面事故置若罔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年恐襲事件常上新聞頭條,讓人心生恐懼,有大學教職員因此不肯去英國、土耳其等國家交流。回顧過去十年,全球由於政治、經濟、宗教、社會等各種因素而引發大小恐襲,導致每年約兩萬枉死者,而美國僅僅槍擊他殺案件每年就造成將近一萬五千人死亡。全球恐襲與美國槍擊他殺,到底哪個風險較大?再說,2015年聖城麥加年度朝聖者踩踏導致逾700多人死亡,遠較當年任何單一恐襲嚴重。

然而,即使把全世界每年槍殺案的受害者一併算上,也遠少於全球約80萬的年自殺死亡人數。至於交通事故,則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道路安全狀況」的報告,全球每年約125萬人命喪黃泉,死傷超乎想像。以台灣為例,過去10年平均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達2100人之多,同期間每年自殺死亡人數約3780人。

如果與食安相比,交通事故的風險又差了一截。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有42萬人因感染食源性疾病而亡故,因取用不安全的食物與飲水死亡者更達200萬人。即使做為食安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每年有近13萬人送醫,約3000人死於食品導致的疾病。

曾經令台灣人聞風喪膽的肝病、肝癌,則由於空污,肺癌已連續多年變成死亡率最高的癌症。PM2.5嚴重的地區有兩個,一是大量使用石化燃料的地方,二是沙漠。2016年台灣能源消耗結構,電力佔48%,交通運輸燃料佔39%,其他熱能佔13%。若按能源供給,石油、天然氣及燃煤等所佔比率高達92%(經濟部能源局,2016年)。如此超高比例的石化能源消耗世上少見,難怪台灣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為世界平均值的2倍多,不是盡責的世界公民。

核電風險杯弓蛇影,台灣政府即興訂出2025年「廢核減碳」的目標;但是根據彭博能源財經團隊的研究,由於投資金額龐大、技術和供應鏈無法配合及需要仰仗外資配合等三大原因,這將變成遙不可及的遐想。預測台灣2025年廢核後的供電組成,再生能源將由目前的5%增至約9.5%,天然氣、石油由32%增至約37%,燃煤供電則由45%增至約54%。棄核之後的台灣,料將換來環境破壞力強的火力發電,同時對非電力石化燃料的能源消耗仍然束手無策,結果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只增不減,減碳口號虛擬失實。鄧麗君歌舞風兒多可愛,到底風從哪裡來?

核電廠是最安全的工作場所。儘管核災發生的機率遠低過歷史上不計其數包括飛航的災難,其造成的後遺症也遠低過每天接觸的化學、食品、醫藥污染,有人卻因為偶發的核災而因噎廢食、把核電帶來的好處忘得一乾二淨。核電貢獻台灣30多年,至今並未造成人員直接、間接傷亡的科學報告;核一、二、三廠也無放射性物質外洩造成環境汙染的證據。2013年5月7日,我在總統府月會以「核電關鍵報告」為題,根據Kharecha和Hansen的估算公式,首度指出台灣因為核一、二、三厰取代相當的火力發電,拯救了至少6000條若採用燃煤而亡的台灣人命。

2016年,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分析(Formosan J Med, 2016, 20, 4)空汙威脅,指出台灣因暴露在PM2.5空污(註:汽機車、非電力能源消耗、飛航器、工業汙染、火力發電、動物排泄物等都是亂源)之下,每年死亡者達6000多人。考量核電佔台灣電力的比例、電力佔整體能源消耗的比例、經濟成長引發的能源消耗、火力發電對PM2.5產生的份量、化工廠的污染等因素,印證了我四年半前的推算。

根據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發佈的報告,全球92%的人生活在空氣品質低於世衛標準地區,估計2012年有65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其中三分之二在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區域。空汙造成的致命危害比食安帶來的威脅更大,何況全球暖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尚未計及在內!但是可曾想到,恐襲、槍擊、交通事故、食安、空汙未必危害最大。全球近75億人口中,有20億生活在「飲食匱乏、缺電、水不乾淨、缺乏教育資源、沒有衛生醫療」的環境下,平均壽命50出頭(相當於1940年代台灣人的平均壽命)。

也許有些自私的人會說:這些人的短命與我有什麼關係?切勿忘記,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世上嚴重的疾病,包括愛滋病、伊波拉、禽流感等,都出自這些缺電少水的地區,病毒無遠弗屆,短時間內就散播到大家身邊。20億人不但無法享受我們視為當然的生活能源,還得被迫承擔火力發電帶來的嚴重後果,理盲、心盲的人不覺得汗顏嗎?

眼前有什麼比石化燃料對環境人員造成的危害更令人膽顫心驚?恐襲與交通事故比較,誰造成的傷亡更慘重?交通事故與食安相比,哪個風險更大?再細想福島事故發生6年半後的今天,日本因地震、海嘯而亡故人數與因受到輻射而死亡人數約為2萬3000人比0,我們面對風險的處理是不是敲錯了門、開錯了鎖而不自知?

世界上遠的距離,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在你身邊你却不知道。政客和小道消息是生活中不可靠的因子、當前面對的特大風險!

*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本文紀錄及改寫自郭位教授受邀於2017年5月29日在紐奧良美國電化學學會(ECS)及12月27日在台北中華民國核能學會第31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上做的主題演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