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從台灣健保學到什麼?」美國公衛學者紐時撰文,大讚台灣健保可供借鑒

2017-12-28 16:52

? 人氣

洛杉磯民眾23日走上街頭,抗議川普要強行廢除「歐巴馬健保」,一個巨大人像的口罩上寫著「為我們的健康而戰!」(美聯社)

洛杉磯民眾23日走上街頭,抗議川普要強行廢除「歐巴馬健保」,一個巨大人像的口罩上寫著「為我們的健康而戰!」(美聯社)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一心想廢除前總統歐巴馬推動的醫療保險法案,卻因為端不出更好的替代方案,至今仍沒有定論,美國公衛政策研究專家27日在《紐約時報》撰文分析,指名台灣推動健保的成功案例,認為美國政壇與社會應當效法,別再因為政治僵局而讓重要法案停滯不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27日刊出題為《我們能從台灣的全民健保中學到什麼?》的專欄文章,由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教授卡羅(Aaron E. Carroll)與波士頓保健系統合作循證政策資源中心負責人弗萊克(Austin Frakt)共同撰文,爬梳台灣健保建立的過程與特色,反思美國一介泱泱大國,卻無法在醫療保險這麼重要的政策上展現魄力。

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存廢的關鍵人物,亞利桑那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AP)
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存廢的關鍵人物,亞利桑那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AP)

作者指出,台灣在20多年前也跟美國一樣,沒有統一的醫療保險系統,除了民間保險業者以外,醫療費用零零散散地由勞保、公保、軍保與農保等系統各自負擔,民眾自費就醫的花費相當高昂。

22年前,台灣健保正式上路

1995年3月,台灣正式推出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政策研究負責人包括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經濟學教授蕭慶倫(William Hsiao)以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任赫德(Uwe Reinhardt),他們帶領行政院衛生署的專責規畫小組,研究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和日本等國的醫保政策。

該文認為,經過分析後,台灣選用了融合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和加拿大健保制度的單一支付系統(single-payer system)。從此把各行業保險系統融為一體,加保人不因病史差異而繳納不同保費,而是根據行業身份有不同的納保費率。

作者讚許,90年代的台灣正值民主化初期,社會面臨劇變,儘管全民健保籌備多年才上路,短期內仍引發了醫院、醫療服務業者的焦慮和不安,但最後大眾接受了這一政策,且多數相當滿意。

兩位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今日,台灣大部分醫院還是私營,多數為非營利性質,而大部分醫生若不是按月領工資,就是自己出來開業。台灣健保的範圍頗為全面,住院、門診治療、口腔治療、非處方藥和中藥等等都在保險範圍內,比美國的聯邦醫療保險全面得多。而且保險費會由政府、雇主和個人共同承擔,支付比例依照收入而調整,低收入人口支付比例遠低於富人。

台灣全民健康保險標誌。(公有領域)
台灣全民健康保險標誌。(公有領域)

作者表示,在台灣的就醫過程令人印象相當深刻,患者可以任意選擇各種治療和提供對象,而且等待時間很短,還能直接接受專科治療。(美國家醫制度發達,患者多需經由長年配合的家庭醫生轉診,才能較快看到專科醫生,以避免資源浪費,但也經常因曠日廢時而為人詬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