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盛世讓他們相信帝國肩負全球使命:《大不列顛兩千年》選摘(2)

2021-07-11 05:10

? 人氣

英國人和外國人(布爾人稱外國人為Uitlanders)湧入川斯瓦,約翰尼斯堡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被建立起來。性喜掠奪的英國開普殖民地總理塞西爾.羅茲(Cecil Rhodes)對此無法不感到興奮,他的願景是建立一個橫跨全非洲的大英帝國。一場不光彩的政變在他的庇護下於1895年爆發,詹姆遜(Jameson)所領導的對川斯瓦之入侵,正好與外國人的起義同時發生。這是一場慘敗,英國殖民地部(British Colonial Office)參與其中的任何證據都被巧妙地掩蓋起來。這嚴重地破壞了與布爾人建立和平關係的可能性,2個布爾人國家在克魯格總統(President Kruger)的領導下團結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戰爭最終確實是因為布爾人對待這些外國人的方式而爆發,當中有很多英國人。布爾戰爭持續了3年(1899至1902年),耗資3億英鎊,有3萬人喪生。英國在戰爭一開始死傷慘重,直到1900年6月占領了普勒托利亞(Pretoria)後才逐漸取得上風朝勝利邁進;但隨後又進行了2年的游擊戰,直到最終在弗里尼欣(Vereeniging)簽訂和平協議。布爾人被正式征服,2個布爾人國家被併吞,日後的南非聯邦就此成形。但是這場戰爭對英國政府來說是個打擊。他們用了50萬人才擊潰僅僅6萬人的敵軍。這清楚說明了英國軍隊令人錯愕的實際狀態。

戰後,人們清楚地認識到,需要某種協商機制來維繫龐大而笨重的大英帝國。儘管帝國日(Empire Day)這個年度慶典在1904年成立,但帝國的權威已在衰落,人們的熱情也在減退。英國人從未完全放棄過以下態度:帝國是不必要的負擔和開支。英國只有在印度特別重振了自己的帝國角色,尤其是在1911年的盛大杜爾巴(The Great Durbar),新繼位的國王喬治五世在此慶典上,以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身分接受了印度各地君王的朝拜。殖民地會議和帝國會議開始舉行,在這些會議中,「自治殖民地」被稱為「自治領」,而帝國一詞開始與「國協」(Commonwealth)共用。這些自治領紛紛開始要求與母國平起平坐的地位。由於他們的防禦費用是由英國支付的,他們因此無法控制自己的外交政策,大英帝國也就隨之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是在此之後,殖民地爭取平等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在1926年的帝國會議上達成了一個方案,後來被納入1931年的《西敏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當中。將這些國家定義為「大英帝國內部的自治共同體,沒有從屬關係……共同效忠於英國君主」。但這個新定義將重點擺在一個已經被剝奪所有政治權力的機構,它的效力仰賴於敬意以及壯麗場面的魅力,不過這些特質都逐漸失去了它們的魔力。

20210625-《大不列顛兩千年》書封。(聯經出版)
《大不列顛兩千年》書封。(聯經出版)

*作者羅伊‧史壯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本文選作者著作《大不列顛兩千年:從羅馬行省、日不落帝國到英國脫歐,王冠下的權力更迭及對世界秩序的掌控》(聯經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