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經濟大衰敗之密的否義與正義

2017-12-27 07:10

? 人氣

「一味廉價社會化」錯誤總體經濟政策的堅持執行22年結果,讓臺灣變成為國際競爭力市場上最廉價經濟體,低價廉價到了無人願意投資營運、增員擴張,就業機會緊縮、薪資停滯、民生消費低宕、經濟信心蕩然,國民福祉為之銷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錯誤總體經濟政策的堅持,根本難脫今天「臺灣經濟大衰敗」的咎因罪責。

第三個是肇致臺灣經濟奇蹟大崩塌的變數,是李扁掌政之後,尤其2000年來,由政府當家主政者所極力領頭帶動的「經濟鎖國政策」及「超額過度義和團式的臺灣型極端勞動保護主義與環境(生態)保護主義」的作祟,乃至因此引申形成的「經濟發展鐵幕」所全面肇致的,在這一近乎瘋狂式的「夜郎自大症」併發症,竟逼使二十年來臺灣工商產業部門「創新商業化」及「產業產業化與國際市場化」,均告悉數失能,乃至徹底失敗,在這樣的背景狀況之下,臺灣經濟不大衰敗也難。

「經濟鎖國」與「仇富反商民粹治國」的惡性共振劣效應

第四個肇致臺灣經濟大衰敗的變數,是2000年政黨大輪政之後,陳水扁引領「社會仇富反商意識型態民粹」之極端強烈激化,形成一股大翻轉經濟社會體質的全新變數,不但裂解了社會的和諧穩健,裂解了族群共處調和協作的良好傳統,扭曲了政府真正公平正義施政的優秀慣性,甚至也改變影響了學術研究的取向與重點,加速臺灣社會走向極左的「共產主義化」道路,也加速了臺灣經濟淪落到「全民均貧小社會」的陷阱漩渦中,臺灣經濟不因此大衰敗才怪。

必須調頭轉向先求富強次謀均衡分配策略之路

中研院李林報告的極度左派思維政策建議,不但翻轉改變不了當今越來越發嚴重的「臺灣經濟大衰敗」問題,恐怕還更會惡化了經濟頹退衰敗的「經濟病夫化」。

如何改用民主政治社會自由開放經濟學思維與策略作法,恐怕才是救臺灣經濟所真正必要的良方解藥。而讓中國經濟在短短三十年改革開放就肇致「中國崛起」的鄧小平革命,不失是當今臺灣社會最應該思索借鏡的可參考良策:從一開始,鄧小平就強烈主張,國家經濟必須先富起來、先強起來,到了真正繁榮強盛之後,再來檢討貪腐敗德分配不均不等不公不義問題,才有可能既可無傷國力競爭力,卻又能夠真實帶來全社會均榮盛、均富足的較高水準國民福祉。

這應該才是揭「臺灣經濟大衰敗」之密,找「經濟去病化」要方的真正箴言。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