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華觀點:台大為何進不了世界前50名?

2021-06-21 06:50

? 人氣

台大2019年的預算約200億元新台幣,是中國大陸清華大學(1364億元)的六分之一不到,也落後於所有其他競爭者,又長年不准調漲原已極度偏低之學費(目前台大一年學費約為文科5萬元、理工科6萬元(新台幣,以下皆同),香港本地生約為15萬元,韓國公立大學約15萬元,日本公立大學約18萬元,新加坡本地生約32萬元,更別說美國私立名校一年學費約2百萬元),台灣人民對教育捐款的行為和西方世界完全不能相比;身為公立大學,台大教授待遇只能接受政府規定、經常多年未能調整,和國際間差距不斷擴大,不僅和新、港有數倍差距,連韓國也超越台灣達一倍之多。能提供境外學生之獎學金名額有限,難以和鄰近區域內之競爭者競逐爭取優秀國際學生。而且雖然學生人數年年增加,而教師員額卻維持不變,當然師生比也無法提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大量設立大學,全部都向政府爭取研究經費,導致台灣對教授的研究支持越來越少,台大目前文科的研究個案(如果你是幸運通過審查的不到一半申請者),平均補助個30〜50萬元,只能聘請半職的研究助理,比起20年前大約刪減了一半。新加坡國立大學風險管理系的段錦泉教授(台大畢業、中研院院士)一個研究計畫預算約為1億元新台幣,學校一毛錢未刪,為全球所有上市企業每天估計其應有市值,在計畫中創辦了一家校內企業、長期雇用了20個員工,提供研究資訊給全球性投資公司或基金-在台灣,簡直是天方夜譚。

上述這些現象,不僅難以改善,可能還會越來越差。「教師論文平均被引用數」則因全台灣的教授升等標準,都採用簡單的指標-看發表在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或S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等幾項「論文引用指標」內收錄期刊之發表數量為準,導致全台灣教授幾乎都只爭取論文能在此類學術期刊發表「數量」為尚,少有以研究之「重要性」為重者,也就是「重量不重質」,所以大量的論文可以被發表,但受國際間重視引用的狀況偏低。但若問,為何不加以改善?因為任何改善都會變得非常複雜,幾乎沒有大學願意設法解決。

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台灣少子化嚴重,大學都為爭取學生而降低要求來討好學生,連台大也受到影響。30年前得到各班書卷獎學生平均分數約80到90分之間,目前幾乎都在90分以上。若要求嚴格,書教得再好都可能被學生的「教學評鑑」評為低分,影響教師升等,讓教學分量較多、要求較嚴的好老師越來越少;必須上課輕鬆、給分超高者才受學生歡迎。這完全不像歐美大學,目前還是相當嚴格,例如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每年大一升大二就會淘汰2成,美國馬里蘭大學每年也要淘汰1成,在台大都是不可能之事,打擊教師心理甚鉅,經常相互抱怨學生素質和學習態度大不如前,而有不如歸去之感。台大經濟系,過去每年都會有5位大學畢業生進入美國頂尖大學的研究所,目前大概只剩1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