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研製疫苗提升抗疫戰略自主性

2021-06-16 05:30

? 人氣

港府六月一日突宣佈,即日起不再公佈專家委員會認為與疫苗無「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外界質疑,此舉涉嫌蓄意隱瞞疫苗的嚴重副作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大陸產製的疫苗如果在有效性和副作用,乃至於其他應透明卻不公開的資訊方面,不能取得公信力,則台灣人對大陸疫苗的排斥就很難消弭,也不是任何方足以主導。

不過,這中間有最大的變數,乃是「時間」。已有論者推估,目前不論是國產疫苗或是其他國際認證的品牌疫苗,計算施打速度和覆蓋率達到群體免疫,以及施打後發生抗疫效果的時間等,一切順利至少要到十月底,台灣人才可能放心步出家門,從事相對正常的經濟活動,試問,社會等待得了這段時間嗎?

研製疫苗提升抗疫戰略自主性,這是長遠宏觀的目標;但短期而言,當社會承受不起經濟受疫情影響而不見起色,國人忍受不了足不出戶的生活,則擺在眼前的取捨就是:政府能不能在來自北京、與之遙相呼應的壓力下,說服國民,繼續支持疫苗政策。

具體可行的闡述時程,明白昭告社會,因疫而困的生活要過多久,苦日子何時到頭。只有公示於眾,讓國人知悉大陸疫苗的優劣利弊,與可能疑慮,以及可想而知的幕後政治圖謀,那麼,反而可能阻卻或延滯一股「不顧一切」收納大陸疫苗的呼求。

對於大陸疫苗的需求期待,蔡政府如用強壓並非良策,因為那是人類面臨疫病的自然反應;訴諸「一切都是阿共陰謀」或也只能收效一時;因此,這一方面是與時間賽跑,那方面則是疫情的變化。此外,再呈現出危險和疑慮的證據,餘下的,就是國人的集體智慧。

*作者為媒體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