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專家之死

2021-06-16 05:50

? 人氣

四、新冠疫情對其他重症病人的排擠效應全台灣的醫院幾乎都在為新冠病人忙碌之際,殊不知還有很多重症病人被冷落一旁,他們不會因為新冠疫情而「暫時不生病」,以癌症病人為例,許多排定的手術和各種治療,都可能因為新冠疫情而有所延遲;其他所謂的「非緊急」(對病人而言卻是痛不欲生) 的外科手術,比如骨科手術因為疫情而延遲的情況更是普遍。這種情形,在一年半之前 美國早已經發生而且有了周延的討論,難道它是一夕之間發生的嗎?除了癌症病人之外,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必須投入更大的關注。憂鬱症人口會因為疫情會大量增加,並且因為被列為「非緊急」,很容易被邊緣化。疫情使得親人在短時間逝去,在家庭所帶來的創傷症候群,也需要特別的關懷。衛福部蜀中無大將,不知道為全國醫療體系做超前的部署,但是醫院的經營者和各科的專科醫師,也都噤聲不語,不知道挺身而出為自己照顧服務的病人向國家請命,難道這不算失職嗎?方艙醫院該不該建?輕症確診者在家隔離是對的嗎?醫院病床不夠是一夕之間發生的嗎?各大醫院的院長是陳時中的伙計嗎?你們只能等陳時中超前部署嗎?還是你們就應該群起攻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五、台灣人期待打疫苗,已經到了打開電視就聽到「亡國之音」;蔡英文一上電視,因為說不出更具體的老實話,只有重覆要大家留在家裡,不要到處跑。殊不知待在家裡也會出亂子的。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朱莉婭·馬庫斯(Julia Marcus)強調有關新冠的許多公共衛生訊息太缺乏同情心。許多新冠消息傳遞「未能意識到期望人們放棄生活的樂趣是多麼不現實。」她說,成功減少傷害需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例如,當人們低調地發布大型戶外聚會的照片時,不要一直重複「待在家裡!」人們會想參加聚會,並且戶外活動比室內安全。她指出,畢竟,「健康遠不止於防治冠狀病毒,而是要想辦法幫助人們安全,可持續地生活。」蔡英文是個大外行,但是台灣多的是公共衛生專家,世界疫情一年多來,世界各地光怪陸離的鎖國、封城、禁足政策,難道都沒有給台灣的公衛學者多少有些啟發?怎麼沒聽你們說說話,告訴政府如何讓老百姓既安全又生活過得去?

六、為什麼郭台銘捐疫苗那麼難?政府單位繁文縟節的規定,他們設下的規定表面上看來是為了保護國民,事實上,必要時也是對付政敵的工具。須知,文件(document)是政府的「病歷」,當政府告訴政敵不管你怎麼說,不是缺這個文件,就是缺那個文件時,它也在告訴大家政府生病了。政治學者無話可說,正因為他們「太政治了」;但是我們的人文學者,我們的哲學家都到哪去了?怎麼都聽不見你們替老百姓說說話呢?蘇格拉底、柏拉圖不只是祖宗牌位,哲學課學的教的不只是「若P則Q」,庶民的心聲你們聽到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