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未開一槍,卻有數十官兵喪命 中印邊境衝突一週年:兩國如何描述這場致命衝突

2021-06-15 21:1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一年前,中國和印度軍隊在位於兩國邊境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爆發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衝突。儘管中間沒有開一槍,但仍造成雙方至少24名軍人喪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場發生在海拔超過4000公尺的喜馬拉雅山地上的衝突,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的關係降至冰點。

這場衝突究竟如何發生?為何在沒有開火的情況下導致大量人員身亡?中印兩國官方與媒體描繪的衝突細節又有何不同?在此次衝突一週年之際,BBC重新核查一些基本事實。

衝突背景是什麼?

2020年6月15日衝突的發生地加勒萬河谷,是一片位於印控克什公尺爾東部的拉達克(Ladakh)地區與中國實控的阿克賽欽(Aksai Chin)地區之間的險峻地帶。

中印兩國有著世界上最複雜的邊界劃分,在1962年的中印戰爭後,邊界大多存在爭議,雙方都沿著實控線有大量軍事部署。中印的實控線分為三段,加勒萬河谷地處實控線的西段,雙方彼此對各自實控線內的領土有爭議,該段長期以來是兩國爭執的焦點。

中國外交部表示,加勒萬河谷「位於中印邊界西段實際控制線中方一側」,這意味著中國認為其屬於新疆自治區的和田地區管轄。但印度外交部駁斥中國的說法「誇大其詞,站不住腳」;在印度眼中,這一地區毫無爭議地屬於該國西北部的拉達克中央直轄區。

然而,雙方矛盾的開始並不在於該河谷本身,而是印度在附近修建的一條255公里長的達布克-紹克-斗拉特別奧里地(Darbuk-Shyok-Daulat Beg Oldi)公路。該公路將拉達克首府列城和喀喇昆侖山口連接起來,印度空軍的一個軍事基地也坐落在那里,這將使印度軍隊能快速部署到邊境前線。

中印爭議邊界

這條幾乎與兩國實控線平行的道路從2000年開始修建,在2019年4月完工。此後,印度軍隊加大了巡邏力度和在附近修建新的基礎設施。

從地圖上看,加勒萬河谷正是這條道路與實控線最接近的一個隘口之一,河谷離新修公路直線距離不到4公里。

中國外交部稱,去年4月以來,印度邊防部隊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持續抵邊修建道路、橋樑等設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議,但印方「反而變本加厲越線滋事」。

但印度認為,該建設工程是在其實控線印方一側,並表示是中國人越來越多的越界行為改變了現狀。《印度快報》 (The Indian Express)引述官方數據稱,2020年前四個月有170起中方人員越境事件,其中130起發生在拉達克。

衝突如何升級?

在致命衝突爆發前的2020年5月,中印兩國軍隊已在班公錯、基阿姆溫泉(Hot Spring)等多個實控線附近地區持續進行對峙。其中,發生在加勒萬河谷以南200公里處班公湖(班公錯)的對峙事件就已經造成人員受傷。

《印度斯坦時報》 (Hindustan Times)報導,5月5日至6日,印度和中國巡邏隊在班公湖發生衝突,在這場涉及250人的小規模衝突中,雙方都有數十名士兵受傷。

中國外交部在後來的聲明中表示,這次衝突源於印度邊防部隊「乘夜色在加勒萬河谷地區越線進入中國領土、構工設障,阻攔中方邊防部隊正常巡邏,蓄意挑起事端」,因此中國才予以回擊。

Indian soldiers walk at the foothills of a mountain range near Leh, the joint capital of the union territory of Ladakh, on June 25, 2020.
印度士兵在拉達克地區巡邏。

但印度政府駁斥了緊張局勢是印軍引發的說法。印度外交部稱,該國軍隊活動「完全在實控線印度一側」,是中國妨礙了印度的正常巡邏。

在首次衝突發生後,兩國軍事人員便開始進行會談,但局勢仍持續升級。《印度快報》2020年5月24日的一篇援引消息人士的報導稱,中國士兵在三個地方「越過實控線」——包括溫泉地帶和巡邏點14和15。

報導稱,在每一處,都有大約近千名中國士兵越境進入印度一側。中國士兵還在該地區搭起了帳篷,並部署重型車輛和監控設備。

2020年6月2日,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首度公開表示稱中國正在邊界地區集結軍隊。他說,大量中國軍隊駐扎在達拉克東部的實控線附近,印度軍隊正在採取相應的軍事行動。

四天後,中國南疆軍區司令柳林少將和印度第14軍司令哈林德・辛格(Harinder Singh)中將還舉行了「軍長級會談」。印度外交部發佈聲明,表示近七個小時的會面是在「和睦和積極的氣氛中進行的」。中國國防部事後則表示雙方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共識,印方承諾不越過加勒萬河口巡邏和修建設施,雙方還將會晤商定分批撤軍事宜。

為何打起來?

但高級軍官會談並沒有讓局勢冷靜下來。一周後,致命衝突突然在加勒萬河谷爆發。

兩國對於此次衝突起因的說法相反,但都互相指責對方違背了此前會談所達成的共識。

中國外交部稱,印軍違背了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印度軍人還「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從而導致激烈肢體衝突。

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後來進一步表示,是印軍「不講信義」,在少數中國官兵前往越界印軍處進行交涉時,印軍「突然向他們下毒手」,導致雙方衝突的爆發。

Indian troops near border with China

中國央視在今年2月播出的畫面顯示,兩國士兵在一處峽谷的淺灘上喊話和推搡。其中,印軍士兵均戴有頭盔,手持長棍,奔向中國士兵,而身穿迷彩棉襖的中國士兵試圖阻攔。解說稱,這是印軍「越線挑釁」。

「(印軍)在搭設一個帳篷以後,現在又搬過來一個新的帳篷,」一名士兵在影片中說。

但據印度媒體「CNBC TV18」報導,6月15日晚的衝突是由於印度軍隊此前兩天拆除了加勒萬河谷附近中國解放軍搭建的一個帳篷後開始的。印方稱,該帳篷是6月6日中印軍長級會談中商定拆除的,但中國士兵拒絶拆除。

印度政府發言人斯里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在事發後表示,暴力對峙是中國企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結果。他說,「如果執行雙邊軍隊高層所達成協議,這些損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對一名中國外交官說,衝突原因是因為中方在實際控制線印方一側試圖「建造一座建築物」。

不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6月19日的言論與他的政府的立場相異。他表示,中國軍人「並未入侵」印度邊界,這引發軒然大波。總理辦公室後來澄清稱,莫迪的話是想指出「我們軍隊勇敢的成果」。

用了什麼武器?

《印度斯坦時報》報導說,當晚七點開始,印軍士兵與中國士兵進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肉搏戰,雙方的增援部隊後來也加入其中。報導稱,兩國士兵們互相毆打並投擲石頭,雙方都有一些士兵落入水中。

《印度報》(The Hindu)的一則報導稱,中方封堵了高處的溪流,在印度士兵到來時高速放水。報導援引一名高級官員稱,「洶湧的水流使這些人失去了平衡。中國人髮起攻擊,推搡印方人員,很多人掉入了加勒萬河。」

加勒萬山谷擁有一些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形,這里的很多地方坡度都超過50度,並布滿了鬆散的岩石。據估算,6月的夜晚加勒萬地區的氣溫可能低至零度,掉落水中後人體將很快失溫。

An image showing iron rods studded with nails
據一名印度高級軍官向BBC提供的照片,這是一種帶刺的鐵棍,類似狼牙棒。

「他們用包著帶刺鐵絲網的金屬棒打我們小伙子的頭,我們的小伙子赤手空拳作戰,」一名印度高級軍官對BBC說。他的說法無法被證實,但與印度媒體對這場打鬥的其他報導吻合。

根據一名印度高級軍事官員向BBC提供的照片,這是一種帶刺的鐵棍,形制類似中國古代武器狼牙棒。今年5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官方微博曾發佈新聞,顯示西藏士兵常操練的武器就包括狼牙棒、關公刀、伸縮棍等。

1996年,中國和印度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議》,該協議規定,兩國軍隊不得在實際控制線己方一側兩公里範圍內鳴槍,這很大程度限制了雙方使用的武器種類。

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在最初寡不敵眾時,中國有的軍人「搏鬥到了最後一口氣」,無一被印軍俘虜。

The Pangong Tso Lake
班公錯一部分屬於中國西藏,一部分位於爭議地區。

「我軍官兵開始反擊後,印方部隊潰不成軍,做鳥獸散,有的摔到山下,有的掉進河里,互不相顧,還有很多人向解放軍投降,被抓了俘虜,」他寫道。

死者是誰?

2020年6月16日,印度媒體最先開始報導有3名印度軍人在與中國軍隊的衝突中喪生的消息。晚些時候,印度政府發言人證實了該消息。

不久後,當局將死亡人數修訂為20人,這是1975年中印短暫交火以來,首次發生有人員在衝突中死亡。

「有另外17名士兵在對峙地點執勤時身負重傷,並暴露在高海拔地區零下的溫度中,因傷勢過重而死亡,使得行動中的總死亡人數上升到20人,」印度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

印方的死者中包括37歲的上校桑托什・巴布(Santosh Babu),他當時是印度陸軍比哈爾團第16營營長。剩下的印度遇難軍人也多來自比哈爾團16營。

中國政府和軍方在當時的聲明中均未透露中國是否有軍人死亡的情況,發言人僅籠統地表示有人員傷亡。一些印度媒體則報導了有10人、40人等不等的中國軍人死亡數字,但都未提供確鑿證據。

亞洲國際新聞社(ANI)當時則援引消息人士稱,截獲的情報表明,解放軍隊伍中有43人傷亡,其中包括死亡和重傷。

直到八個月後的今年2月19日,中國《解放軍報》等官方媒體首次披露,在加勒萬河谷的衝突中,中國有4名軍人陣亡,包括解放軍南疆軍區邊防363團機步營營長陳紅軍,以及士兵陳祥榕、肖思遠和王焯冉。

Protest outside the Chinese embassy in Delhi加勒萬河谷的衝突在印度國內引發抵制中國的浪潮。

第363團團長祁發寶則身負重傷,顱骨大面積缺損。官方媒體發佈的影片顯示,這名上校在衝突時位於陣型最前面,成為印軍重點攻擊目標。

《環球時報》的胡錫進曾對中國在衝突後沒有馬上公開死亡人數作出解釋。他稱,這是因為中國不想讓兩國民眾對雙方傷亡數字進行對比,從而刺激兩國公眾的情緒,這是「北京的善意」

那裡現狀如何?

在激烈的衝突後,中印兩國一連舉行多次軍長級會晤,希望推動事態降溫。

印度強調要求中方撤走包括班公錯、加勒萬河谷和德普桑(Depsang)平原在內所有關鍵地區的所有軍事力量並恢復2020年4月時的狀態,而中國則要求印度減少相關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外交部在2020年7月28日表示,兩國一線邊防部隊已在「大多數地點」實現脫離接觸,但印度媒體報導稱,在班公錯和高格拉哨所(Gogra Post)的脫離接觸仍尚未解決。

2020年9月,中印兩國的外長和防長分別進行了會面,兩國發佈了聯合聲明,表示雙方邊防部隊應繼續對話,迅速脫離接觸,保持適當距離,以緩和緊張局勢。

今年2月,中國和印度宣佈達成在班公錯撤離的協議。據路透社2月17日報導,衛星圖片顯示,中方軍隊已經拆除了幾十座建築並調動車輛清空整片營地。印度官員稱,印方也採取了類似行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