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我所認識的朱學恒

2021-06-13 05:50

? 人氣

哪些弊病呢?我想到《論語》裡面,孔子曾經教子路坐下:「居!吾語汝」,認真跟他講:「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這「仁、智、信、直、勇、剛」和「愚、蕩、賊、絞、亂、狂」的一組對比,我當初便覺得很好記而且很有道理;現在拿來一套,感悟又深了一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注意這個「好」字:我們不用討論子路或朱學恒有達到多少的「仁、智、信、直、勇、剛」,只要知道他們至少是喜好這些品德的;然後,孔子為什麼叫子路坐下認真聽?想必是在針對子路的性格缺陷,請他一定要聽進去。而今,朱學恒和當前的許多政治網紅,大概是沒有一個他們所敬服的老師會跟他們講這些吧,講了大概也會想辯稱「我哪有不好學」轉頭就拿這話去數落別人。至於孔子的「學」和今人圍繞筆戰而發展出來的學問,在動機和取徑上有何異同,那也是可以再講細一些的。

2007年,我在批踢踢二(PTT2)的個人板上寫過一篇〈鄉民與道德〉(仿以前國小課本書名《公民與道德》),想著可以如何描述「鄉民」的時候,便覺得儒家舊書比「民粹」之類的舶來語更好用,於是正文第一段就這麼寫了:「孔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鄉民道德,就是意、必、固、我的道德。」孔子力求杜絕臆測、武斷、固執、自負這四種弊病,那想必這是當時很普遍的德性。人性幾千年來變化不大,今人比起信息閉塞的古代民眾多了很多知識,但因為不能充份自覺地節制「意、必、固、我」這些德性,或者是想要刻意操作這些德性,海量的資訊,也就不免淪為「認知作戰」的張本。現在我們能在臉書、推特等社交平台和一些政論節目上看到的相關論爭,便在在顯示出了「愚、蕩、賊、絞、亂、狂」。

這些人,起碼在我認識的人之中,平常很少是壞人;朱學恒到現在也不能說不是「熱心公益」,只是時代和環境的演化,讓他們一步步熱成了這個樣子。

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我們是如何想像未來世界,以及那時候的自己的?世界和我們的現況,又差了多少?這些年來,我們又做成過什麼、留下了什麼呢?瀏覽著朱學恒YouTube頻道上幾百部零零碎碎、時長幾十秒到兩小時不等的開講影片,臉書專頁上的各種洩憤式迴響,以及他年久失修的網誌和基金會首頁(2008年8月最後更新),感慨之餘,我竟然有些慶幸自己比他懶,沒花得下工夫去做那麼多可以即時收獲迴響和打賞的政論節目,而能免於全然被那嘻笑怒罵、呼群保義所能帶來的快感給縛住。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