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15%全球最低公司稅的虛與實

2021-06-11 07:20

? 人氣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G7會議與各國達成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資料照片,AP)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G7會議與各國達成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資料照片,AP)

上周六7國集團(G7)和歐盟宣布一項稅務協議,各國對跨國企業統一執行至少15%的企業稅率,即15%的最低稅率,這被視為一項「歷史性」協議;雖然初期而言,此協議頗有「型式重於實質」的味道,但這一步跨過去還是有非凡的意義,那些跨國大企業─特別是科技巨擘們,可得好好思考是否要重作「稅務規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公司稅,就是台灣的營所稅)並非新議題,主要工業國家針對此議題談判已7、8年,但各國的產業與稅務利益不同,一直很難得到共識,在川普上台後,對這個有「加稅意涵」的議題更是不喜而完全停擺。這次能達到共識,主要是美國積極推動與促進,在4月的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中已先提出,這次在G7會議中再提出並讓與會國達成協議,最後成功上路的機會相當大。

如果這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實施,受影響者當然就是那些避稅不遺餘力的跨國企業,這些跨國大企業有能力、也有充份誘因,藉著設立總部或子孫公司方式,把營收「灌」到某個低稅率國家,或是善用移轉訂價等,讓其稅賦大幅降低。美國的科技大廠的營收與獲利幾乎半數以上來自海外,當然,每家廠商也都善用「稅務規劃」以降低賦稅,這些廠商受的影響最大。

而美國這次會如此支持並迫切的推動此議題,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需款孔急。為了因應新冠疫情,從川普到拜登發出的各種紓困、振興經濟支出、還有推動中的支出法案,大概有7兆美元,美國政府的負債直線上升;以美國的公共債務與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來看,從疫情前的108%左右,一路飆升破130%;如再加上拜登要額外支出的4.9兆美元,預估要一舉飆破150%,因此必須有新的財源才足以支撐這些支出。

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政府甘冒大不韙決定加稅之故,除了有意對金字塔尖的富人加稅外,企業方面是要把企業稅從21%提高到28%,同時對大型企業實施15%的最低稅率制,希望在15年內為美國增加2.5兆美元的稅收。但美國又擔心加稅會讓企業與資金外移,因此在全球推動最低企業稅率,如果美國的大企業,發現反正跑到那裡都要面對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在美國加稅後就較無動機與誘因外移避稅。其它國家大都因疫情的支出而負債上升,也早想緊縮企業與富人的避稅管道,因此支持此議案。

至於其影響,初期來看是型式重於實質,因為稅率偏低。美國在G20會議時提出的最低稅率是21%,2個月後在G7會議上已妥協降低到15%,這個最低稅率其實比那些避稅天堂沒高出多少,許多免稅天堂的稅率大概就在10-15%左右,如歐洲最著名的避稅天堂愛爾蘭,企業稅率12.5%、賽普勒斯為10%,許多倡議公平稅賦的團體就認為15%的稅率偏低,且無法阻止避稅港發揮作用,這是它「虛」的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