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高三下」的爭奪,該判給高中或大學?

2021-06-07 05:50

? 人氣

然而從大學端來看,其實也有「委屈」。拜多元入學方案之賜,高中應屆畢業生過渡到大學的階段,從二月到七月長達半年,每種入學管道的機制、措施、規則都不同。大學端必須多元因應,把握學生「高三下」時間,調度師資及行政人力,使出渾身解數,想方設法評選出適合的新生,並且,構思如何在八月能順利迎接循各種管道入學的新生,協助他們做好就讀大學的準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請不要忘了,從二月到七月,大學校系不是只有忙高中生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而已,碩博士班的入學,也有多元管道的考試,另外還有研究生提交研究計畫或學位論文的指導、口試,每週的日常授課、在學學生指導、學期成績評量、教授自己的研究計畫執行、各種重要或緊迫的系務或校務工作等。大學多元入學管道各種招生工作,在歐美國家常是由專人、專門單位負責,臺灣則委由教授兼任,註定會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把事情搞砸,又犧牲教學與研究本務。因此,大學端希望抓住越多的「高三下」時程把事辦好,也屬合情合理。

基於以上的了解,我們就可以知道,教育部在三月底宣布111學年大學入學考試招生延後,將申請作業、分科測驗及分發入學各延後一個月,分科測驗時間預定在7月24、25日舉行,考生最晚8月25日獲知榜單的草案規劃,為何會惹來多數大學的批評。同時,也有許多家長和高中生不領情,紛紛發動連署、動員民意代表,大力表達反對。

高中端又怎麼看待這個草案呢?其實,各校對於所謂「讓高三下完整學習」的態度是不一的,但對於如何提升「高三下」引導學生畢業及錄取大學整個流程安排的合理性,則有共同的期待。因此,教育部希望將近年來已經在大學考招流程中幾乎斷送的「高三下」交還給高中,高中端的反應未見熱切。而草案引發各方的反彈力道頗大,卻是教育部意料之外,遂在五月初提出新方案,擬將分科測驗提前到7月12、13日,並於8月15日前放榜。時程往前提早十天左右。部分大學對新方案表達比較支持的態度,但又不禁加碼建議高中端,最好能在四月舉行期末考,讓學生在後續流程中比較能從容準備。

其實,三月、五月新舊草案的斟酌和調整,約在十天左右,卻是兵家必爭之地。可見,「高三下」真是「寸土寸金」。

從宏觀角度來看這場爭奪,如果「多元」入學方案依舊、「非考試分發」名額已占大多數、教授必須「兼任」招生工作、大學開學就是在九月中旬,這些鐵一般的事實都無從改變,那麼我們確實該想一想,堅持「高中三年完整學習」,合理性是什麼?似乎,論述基礎主要建立在原先是「三年」,而不是「兩年半」的預設及課綱設計。然而,這是因為需要學習的必要課程,得以三年規劃,時間才足夠?還是說,先劃定三年,才構思得放進哪些重要的課程?恐怕,這已經很難說清楚了;似乎也不易以學理來為「三年」之適切性,做出論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