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社會的盲點與極限:用愛改革?反思當代國家、制度倡議與產權社會(3)

2018-01-16 05:20

? 人氣

產權引領的社會來自於一系列的制度、政策與歷史形構,再加上情感邏輯,最終導致產權社會的現實僵局。此現象不僅容易落入「先有財產權才有居住權」的邏輯、更容易將公共議題推向更保守的方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70908-迎戰迫遷內閣記者會,反迫遷團體拿起「功在迫遷」的匾額。(甘岱民攝)
迎戰迫遷內閣記者會,反迫遷團體拿起「功在迫遷」的匾額。(資料照,甘岱民攝)

暫結:愛不是一切,房產階級社會?

道德訴求,並不等於因果分析,更不等於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解決問題的道德訴求,只會製造更多的犯罪。這正是台灣土地政策的核心問題。(黃樹仁,2002,p37)2

以「愛」為號召的道德情感,在2017年8月15日的大停電中引發對話。部分社會大眾以去脈絡及簡化形式,將停電與供電直接連結,忽略其中配電之過程,簡略的取用部分反核團體之論述:用「愛」發電來取笑反核團體。擁核與反核無法討論公共政策,而是立場的對立以及訕笑。

回到本文,土地議題亦同,從國家社會關係、制度改革取徑與產權社會的交織,能看出當前社會居住權利基於財產權的現實以及價值的混淆。因此,我們的共業並非道德訴求不足,而是長久以來制度缺陷、民眾忽略、政府怠惰、特定利益團體介入共同形塑。真正的困境是土地炒作與資產增值渴望之邏輯貫串社會,政府與人民清楚映照著彼此。例如,近期火紅的宜蘭縣農舍議題,其並不應視為縣長個人之作為,而是地方特定地產階級進行社會動員與打造開發利益幻想之產物。

愛,是盲目的,也是無從解釋與比較的。但是,公共政策的討論與理性應置於核心,道德高度作為社會運動的策略,必須謹慎操作。畢竟,挑起道德立場的家園辯論並非社會運動目的,推動公共政策向前才是。公共政策中,制度和容易溝通的案例才是關鍵,制度是社會運作的依循,但面臨現實的行政與立法系統,除了外面的倡議外,如何陪伴、鼓勵、共同找尋出路也是同等的重要;同時,選取易與社會溝通的案例更可讓議題性前邁進。「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就像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一樣。政治並不是投票選舉而是日常生活的鬥爭與辯論,從當前面臨的困難著手,從公共到私人,由小到大,從個人生活做出改變,人人都是土地英雄。

最後,過度依賴「產權」情感運轉的社會將更可能導致更保守且階級化。長久以來的地產霸權塑造,造成產權與居住權的混淆。普遍社會討論的,是「產權正義」,且深入人心的房產投機造成「人人心中都有小小建商(或田僑仔)」,由於對於制度討論以及公共論述的缺乏,產權情感佔據了公共討論的核心,回頭再影響政策發展。孫洛龜所著《房地產階級社會》一書3,作者以大量統計資料說明了在韓國「房地產資源差異→收入差異→教育費用差異→子女學歷差異」的階級差異與台灣的現象極為相似。過度重視產權與房價的狀況下,房地產將成為家庭及個人優勝劣敗的關鍵因素,擁有諸多房產者不僅少奮鬥40年,更可持續累積財富;如果咬牙購屋,勢必排擠其他支出,且因支出龐大,又再鞏固私有產權,無法接受價格波動與重新分配;無產權者,則永遠無法進入社會體系,無奈放棄參與,持續累積不滿情緒。立基於家園情感的「產權」至上訴求,正好鞏固了房地產利益與排擠無產權者居住權益;更進一步說,它不只打造了一種真正的階級,更迫使所有空間規劃機制都得為所有權階級服務、為房地產保值或增值背書。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本文為徐世榮著《土地正義》書評系列之三。本系列結束。本文僅代表個人立場,未代表本組織集體立場,在此特別聲明。

[1] 歷次出去演講,聽眾對於高房價的不滿已非新鮮事。當民眾詢問何時房市將泡沫或修正,我會問:「為什麼你會想知道?」當然部分是希望自己可以買房自住,但部分人回應「因為我想進場!」此論述反應的是當前台灣對於土地政策的不滿,不完全是地價的高漲無法負擔,而是對於投機炒作的分配無法雨露均霑,且許多人仍寄望透過房地產獲得非個人努力的鉅額利益。

[2] 黃樹仁(2002)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台灣城鄉發展,巨流出版社。

[3]孫洛龜(2012)房地產階級社會,譯林出版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