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逸卿觀點:大隱於士林夜市的五星高手 能拯救台灣觀光業的中年危機?

2017-12-09 05:50

? 人氣

東大門夜市遠近馳名,已是到花蓮必訪的重要景點(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東大門夜市。(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按照心理學家榮格所說,在40歲以前的人,會努力完成社會對自己的期望,士林夜市若是一個生命有機體,的確做到了。但四十歲後,人會重新尋求過去因為失去自我而失落的靈魂碎片,經由內省、沉思和自我評估後,將生命的意義重新定位,這不正是當前台灣面臨的觀光困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的夜市人生 也是你的

姑且藉由我的回憶,來幫士林夜市尋找一下失落的靈魂吧?

我的父母家離士林夜市不遠,從小跟著媽媽白天上士林市場買菜,晚上又被爸媽帶著上夜市踩街,但這個童年記憶圖像,說實在並不怎麼美好。
大人習慣性地忽略小孩子的逛街權益,我被迫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中,什麼都看不到,偏偏又離骯髒的地板特別近,隨之而來的放屁味、腐肉味、汗水味與垃圾味,幾乎沒有一種味道逃得過小孩子敏銳的嗅覺,唯有聞到夜市小吃香味四溢時,才讓我的呼吸稍微順暢點。

直到進入了青春期,我才開始感受到跟著人群推擠前進,伴隨著攤販叫賣聲,成了一種愉悅的喧囂。那個年代陸客尚未開放,台灣人照樣可以擠爆這個號稱全台最大規模的夜市,入口處的陽明戲院是許多人的會面地標,集合出發後,開始進攻小吃,從戲院外的豪大大雞排吃起,一路啃咬水煎包、蚵仔麵線或剉冰。穿梭在夜市裡愉快的逛街或迷路著,但永遠會不知不覺走到美食區裡,吃上一盤臭豆腐或花枝羹,吃到滿頭大汗後,走出羊腸小徑的出口,迎接夜晚基河路的晚風。這裡的空氣則會帶著自由歡欣的氣味,玩玩射氣球,逛逛運動用品店,寒流來時再喝個藥燉排骨湯,總能為一個晚上畫下完美的句點。七O到九O年代的士林夜市,就這樣因為不分男女老幼的捧場而充滿活力,宛如青春期少女。

儘管後來商圈考量衛生與空間需求,將美食區搬到劍潭捷運站旁的臨時市場,我仍會為了吃一碗花枝羹一來再來,宛若一種精神已紮根在台式靈魂裡,一段時間不來就會起鄉愁的,因為那份逛夜市的中心趣味數十年如一日: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儘管享受物美價廉的道地。」我有時逛夜市時,看到大人們拉著小孩子的手穿梭在夜市裡,總忍不住幻想那孩子是否正在復刻我的童年心情,然後微笑著想像孩子長大後喜歡上夜市的模樣。

台灣小吃、夜市文化獨步全球,是外國觀光客喜愛到訪的重點,透過攤商提供多元支付服務將能使夜市更加國際化(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台灣小吃、夜市文化獨步全球,是外國觀光客喜愛到訪的重點,透過攤商提供多元支付服務將能使夜市更加國際化(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若這是士林夜市靈魂碎片的一部分,我期待著它能夠找回。夜市人生的上半場活得精彩,但進入歐巴桑的人生下半場,在海水退去後,才知道薄紗金縷衣不禁海水沖刷,該把過去的吊帶卡其褲穿回來才能幹活。找回自己真正的風華,才能調整體質,從過去的根基找尋新的出路,其實不只是士林夜市,也是台灣所有觀光景點的課題,希望還不會為時已晚。

對了,披薩的確很好吃。

*作者為前新聞主播、資深媒體人、社工師證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逸卿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