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川觀點:政府應強化建設部會科研機關,提升營建產業國際競爭力

2021-05-24 07:10

? 人氣

40年來,在無政府年度預算補助下,自主自力經營,在極端辛苦情況下服務政府及民間產業,並能在推動營建自動化及電子化、協助921大地震及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營建物價調查、工程技術及管理發展、橋梁安全管理政策制定、政府工程法規研擬、新材料及新工法研發及實用化、混凝土預拌廠等多項驗證制度推展、人才培育及國際交流等均具相當成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在沒有政府或財團經費支持下,要經營維持一個60~70人之研究機構,經營壓力很大,但也培養了營建院獨特的靱性,營建院發展迄今能有一定之地位及影響力,公正及專業形象,並受工程界及司法界所肯定,實在非常不容易。

營建院的發展迄今可以下述時間點區分為三階段,分別是1981年5月營建中心創立,1996年9月擴大改制為營建院,及2021年依公設財團法人改組董事會運作。

第一階段創立經營惟艱,租借台科大空間,仰賴台大及台科大敎授承接榮工處及其他公司單位之委託計劃,員工人數少於30人。

第二階段,曾元一董事長開明領導下,完成營建院改制、購置及遷入總部辦公室、引入潤泰集團、東和鋼鐵及大陸工程民間董事、院長專職化、基金籌募(尹衍樑捐1千萬元)、通過ISO 9001及列入科技部研究機構等事。購置總部及遷入新店辦公室,強化博、碩士級專職人員為自主科研及技服人力,從事實務驗證及技術發展,擴大和各學術機構合作,專職員工發展至70多人,現在仰賴每年賺取約1.7億元經費收入營運。

第三階段以政府捐助之公設財團法人而成立新董事會運作,成為另一新局面,或許也是發展新契機。因為創立時,榮工處捐贈100萬元為成立基金,依據2019年開始執行之財團法人法,營建院被納為公設財團法人,政府指派過半名額董事進入董事會,也改變前40年組織成功營運之模式。過去投入奉獻極大的前榮工處、台灣大學、台灣科大及董事、院長們對營建院未來發展仍否依循成立宗旨有所擔憂及期望。在壞的方面,經過40年獨立發展之營建院不希望有不當政府官僚或政治力介入,影響其獨立公正專業地位。在好的方面,期盼政府能和原成立機關人員溝通合作,願意規劃長期經費投入及公權力授與委託而協助快速成長發展,使其成為具規模的營建界「工研院」,使其更能發揮政府及民間產業之智庫功能。這也是當年,韓國政府建設研究機關KICT發展模式。在台灣企需一個更強而有力營建研究機關時,營建院未來發展及動向,勢必成為學術界及工程產業界所共同關注焦點。

營建院發展為政府及營建產業智庫展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