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比特幣,看不懂,金融教科書要改寫了嗎?

2017-12-06 06:20

? 人氣

比特幣破萬美元是泡沫,還是金融教科書要改寫了?。(取自網路)

比特幣破萬美元是泡沫,還是金融教科書要改寫了?。(取自網路)

在一拖拉股的矽谷大咖、投資界大老唱衰看壞聲中,比特幣價格乘著火箭般飆到破萬美元,眾人為此驚聲尖叫、大老們滿地找眼鏡。坦白說,比特幣實在讓人「看不懂」;比特幣─或甚至說ICO(初次代幣發行)到底是代表「未來」還是泡沫?比特幣上萬元到底是泡沫末期的「死貓跳」,還是就要改寫金融教科書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超越歷史上所有泡沫的比特幣行情

不過才距離3個月前,北京關閉比特幣交易平台,讓比特幣大跌23.2%,比特幣現金更暴跌73.75%;交易者瘋狂拋售,媒體形容是「末日大逃亡」,比特幣似乎有就此走入歷史之態。但比特幣卻能在短暫重挫後,不但起死回生,更加足馬力直線上漲。今年3月初,媒體才大篇幅教導「比特幣價格首次超越黃金」,當時的價位是1288美元。

對比12月價格破萬美元,中間還面臨各國政府與央行的國家主權打壓,結果竟然還是翻了一翻又再翻一翻,直上萬元關卡。如果再把時間拉長看,從2009年比特幣誕生時, 1 美元可以兌換大概 1300 枚比特幣不到10年飆上萬元,漲了1100萬倍,有人形容它是史上「最偉大」的泡沫,超越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鬱金香,近數十年的日本房市、美國網路等泡沫,這些泡沫頂多漲幾百倍。

這種上漲到底代表的是一個新時代投資標的降臨,還是眾人賭性堅強、資金泛濫下的泡沫?故事尚未走到最後章,大概無人可確定,但多空兩方的看法,大概就是傳統與未來、投資面與技術面兩方的爭論與歧見。

數量有限無主權國家支持,難成為實用的貨幣

雖然比特幣以虛擬貨幣自居,但目前可以肯定─甚至可見的未來亦如此─的是:比特幣不能作為我們現實世界中,能普及化又廣被接受使用的貨幣,一來它增加困難、數量有限,問世時就訂下到2040年發行2100萬個比特幣的極限,因此現實世界不可能使用在庶民日常生活中;二來幾乎所有主權國家都不接受其作為法定貨幣,頂多接受其作為「交易商品」─類似日前美國芝加哥交易所宣布要推出比特幣商品期貨。三來任何廣為接受的貨幣一定要有主權國家的力量支持,比特幣完成沒有,是其難以成為現世真正意義與實用貨幣的原因。

國內央行曾經對比特幣作過一個分析,其結論是否定比特幣作為貨幣的功能與可能,但承認其作為類似稀有貴金屬的商品性質。這個結論應該接近目前的情況,即使價格漲再高亦無礙其結論。在此基礎上,既然作為商品性質,則價格漲跌、出現泡沫就顯得合理。而且這次比特幣能突破1萬美元,也與芝加哥交易所要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有關,在11月初此消息宣布時,比特幣價位在6000美元出頭,1個月後就來到1萬美元。

下隻老鼠在那裡?金融大咖指「泡沫無疑」

至於未來比特幣的命運,就看「下隻老鼠」存在否。依照傳統的看法,比特幣缺實用與內在價值,現在的價格只是炒作、是泡沫,購買的投資者只是著眼於未來可以更高價賣出,一旦市場覺醒,從比特幣會持續上漲的夢幻中醒過來時,價格勢必暴跌,而且最後可能「一文不值」。以美國金融界大咖摩根大通董事長戴蒙為代表的金融界主流,即持此看法;戴蒙對比特幣的「痛恨」更是異於常人:他說公司如果有人買比特幣就要開除;股神巴菲特也直陳此為泡沫無疑。

對比特幣的泡沫疑慮不限於戴蒙這種傳統金融業界,矽谷創投、科技業者也大有人在,最特別的是乙太幣─另外一個著名的虛擬貨幣─創始人Buterin也是持這種看法,而且其炮彈不是對準比特幣,而是對準這2年最夯的所有ICO。他的用詞非常直白無保留:「現在的ICO就是場泡沫,很多都被高估了,投資人若一窩蜂參與,很可能賠錢。」

有意思的是乙太幣是比特幣的「後輩晚生」,也是市值僅次於比特幣的老二,更被視為ICO最成功的例子,不過,對現況這位創始人是說:雖然以太坊本身是ICO成功的,但他現在幾乎不參與了。

支持者著眼加密技術與未來金融,價值破兆美元

不過,撇開純投機、要高價找下隻老鼠的投機者不談,對支持比特幣者所言,其著眼點是區塊鏈、是加密技術與所代表的金融科技、「未來金融」;他們認為加密貨幣看漲趨勢還未結束,現在只是「全面崛起的開始」。有人預測,10年內虛擬貨幣市場可能占5兆美元外匯市場的10%;有億萬富豪拿資產的1成投入ICO,而且認為「1999年納斯達克達到了5.4兆美元,加密貨幣有什麼理由不能達到那麼大?」在芝加哥交易所納入比特幣為期貨商品後,也有分析師認為ICO未來可到達數兆美元的價值,而現在只是起步「準備起飛」階段而已。

是泡沫還是新金融的未來,比特幣是否會真成為世銀對其的奇特定義:自發形成的龐氏騙局,只有時間才能解答。但更可能的是如網路泡沫一樣:網路確實是未來,但許多投資標的卻是泡沫無疑,最後只有少數生存下來;加密技術、區塊鏈被發揚光大,但比特幣及許多虛擬貨幣卻可能泡沫化了。

「節哀順變」─花1億美元買張披薩的工程師

不過,在此刻,最感哀傷、一定要「節哀順變」的應該是那位早早投入比特幣的美國程式交易員:2010 年 5 月,他用 1 萬枚比特幣買了張披薩,號稱是可永載史冊的比特幣第一次實物交易;此刻看,他等於用1億美元(約台幣30億元)買了張披薩。這個悲劇就好像當年蘋果3位創辦人,世人熟知的是賈伯斯與沃茲尼克,另一位持股10%的創辦人不看好蘋果,在成立2周就以800美元賣掉持股;有人說如果早知蘋果有今日,長期持有繼續跟著增資,他現在已有800億美元的身價。

這就是投資─永遠都有「千金難買早知道」之憾。多年後那些對比特幣看壞唱衰說泡沫的大咖們,是否會後悔「早知道」,還是慶幸躲過一劫?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