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凡觀點:台灣媒體的邊陲困境

2017-12-05 06:50

? 人氣

台灣媒體能否吸引菁英讀者,並與以新聞報導價值為職責的全球媒體競爭,取決於其採訪範圍在全球的重要程度。要提升台灣傳統媒體的報導品質,必須根本提升台灣在全球經濟活動上的位置。而同此時,台媒流失菁英讀者的困境,反應出台灣政經發展的嚴肅問題。當某些中心地區其高價值的生產行為對人才需求若渴時,許多越來越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台灣人才,便意識到要避免如《百年孤寂》裡邦迪亞們的命運,只能割捨成長過程累積的社會資源。他們正在成群地離去,前往某些歡迎人才的中心地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百年孤寂》中,在老邦迪亞終於接受自己不會離開馬康多後,他的家族很快增長繁榮。但以後這個村吸引來跨國香蕉公司以及外國官員,老邦迪亞有16個孫子被暗殺,3千多名抗議群眾被射殺,而真相與記憶卻被抹盡至全村竟沒有人知道。一代人以後,年輕人紛紛遺棄這已無希望的村,關於馬康多真正的歷史,也隨著邦迪亞家族的逝去而失去影蹤。尾聲,家族最後一個成員翻譯了麥魁迪留下的遺稿,卻「明白自己永遠也走不出這個房間了」。因為遺稿預言,「這個鏡花水月的城鎮將會被風掃滅,並從人類的記憶中消失,而書上寫的一切,從遠古到永遠,將不會重演,因為一個被判定百年孤寂的家族,在這世上是不會有第2次機會的。」

人才的相繼離去,直接導致一個地區的沒落衰頹。百年孤寂的預言,正是對台灣未來發展的警語。並不是每個半邊陲/邊陲國家,都會是馬康多。台灣如仍希望在未來全球經濟體系中佔據重要位置,關鍵是人才的留住與吸收,是各行各業領袖的變革與努力。仍擁有深厚新聞報導經驗的台灣傳統媒體,必須加緊提升對互聯網新科技的知識,明瞭、適應與擁抱互聯網對傳播業與對整個經濟社會所帶來的持續改變,挖掘並正確解讀發生全球政經局勢發展上舉足輕重的大事,敦促、影響在舊時代經濟成長而掌握資源的台灣企業,能痛定思痛,改變對待人才的心態與管理風格,積極進取地投資新世代,才能留住人才,與時俱進,佈局未來。

*作者為成長於台灣,歷練於華爾街與北京之專業投資人,曾參與互聯網創業。畢業於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意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