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併台灣將是無人匹敵的蓋世功勳!」VOA:拜登在任期間,習近平最有可能攻打台灣

2021-05-12 15:10

? 人氣

習近平親自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交接入列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習近平親自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交接入列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日前在其公報中首次列入台灣,並強調台海和平的重要性。之前,西方安全及軍事問題專家紛紛發出警告說,習近平很有可能抓住他所說的「戰略機遇期」而武力攻台。中國學者辯護說,台海局勢升溫不是出於大陸內部政治因素,而是因為民進黨政府推動修憲可能牽涉到「台獨」定義而觸碰了中國大陸的底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海拉響戰爭警報

近來,對於台海可能成為爆發戰爭「熱區」的警告幾乎是紛至沓來。5月1日,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最新一期中提出,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地區,台海若爆發戰爭將成為災難,美中兩國須極力避免。在這之前,多位世界級安全及軍事問題專家也發出過類似警告。

4月12日,澳大利亞前國防部長派恩(Christopher Pyne)在阿德萊德大學(Adelaide University)法學院對畢業生的公開演說中提出,中國「極可能」會在印太地區引發戰爭,而台灣將會是下個「熱點」。

4月9日,美國前國安顧問麥馬斯特(HR McMaster),在一場胡佛研究所的研討會中也聲言,台灣正處於「極限危險」的時刻。

3月9日,剛卸任的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更是大膽推測中國可能在未來6年內攻打台灣。

旅美獨立時評人唐靖遠認為,台海風險的增加來自於中共越來越想要改變現狀,而這種意圖跟習近平的「戰略機遇期」有關。

他表示,第一個戰略機遇期是習近平想要在明年二十大順利連任,必須要提出政績,而台灣問題若能獲得解決,無疑是豎立習連任統治的合法性。第二個戰略機遇期則是在解放軍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下,中國軍力不斷擴充,數年內解放軍或可挑戰美軍介入台海。

唐靖遠說,從個人角度而言,吞併台灣將會是中共建政史上無人匹敵的「蓋世功勳」,也是習近平實現20大連任,甚至終身執政的必要條件和保障。從地緣戰略角度來講,中共若要實現從毛澤東時代承襲下來的「將紅旗插遍世界」的總目標,那麼吞併台灣就是打破第一島鏈,實現稱霸亞洲,與美國分庭抗禮,達到「中美共治天下」目標的第一關鍵。

唐靖遠對美國之音說:「習近平正在等待一個相當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尤其是在明年,他如果能夠完成連任,實現他的連任,突破這個任期限制之後,台海可能會進入高風險期。在拜登任期的4年之內,是他武力攻打台灣的最佳機會。」

自由世界的競技場

唐靖遠認為,從價值觀和意識形態角度分析,台海將是極權專政挑戰自由民主、重置世界秩序的第一戰。台灣問題絕不僅僅是中共與美國之間的競技場,也是它對抗整個自由世界的競技場,從而成為證明習近平的「東昇西降」理論以及極權與民主誰更有優越性的試金石。

台海成為戰爭「熱區」的討論在國際政壇不斷發酵的同時,周邊國家在紛紛採取防衛行動。5月6日,澳大利亞「金融評論」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發表社論表示,假如台海發生戰爭,澳大利亞或需履行「美澳紐防衛公約」,支援美國協防台灣。

5月3日,G7會議之前,美日外長雙邊舉行雙邊會談,再次確認美日聯合聲明所強調的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4月16日召開的美日峰會把「台海的和平和穩定」明確寫入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倫敦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舉行會談。 (2021年5月3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倫敦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舉行會談。(2021年5月3日)

一般認為,台海局勢日益緊張與中國軍力擴張有直接關係。中國海軍建軍72週年紀念日之前,「遼寧號」航母4月初高調露臉,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與此同時,中國媒體還公開了中國第一艘自製航母山東艦的內部畫面。雖然中國航母的性能遠落後於美國航母,但中國是亞洲地區唯一擁有雙航母的國家這一事實令周邊國家警覺。

中共在去年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解放軍建軍100週年目標,誓言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外界認為,2027年這個時間點正是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預測中共將在6年內攻台的主要依據。

不過,獨立時評人唐靖遠表示,中共自建政以來,武力攻台的準備從未放鬆過,所以其軍事動員並不是難題。中共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阻止美軍直接介入,避免和美國爆發全面戰爭。所以,中共「拒止戰略」的核心是加速對軍事實力的擴充,實際擁有可以重創美軍的實力,迫使美軍顧慮傷亡過大而無力直接介入,而只能間接支持台灣。

唐靖遠說,如此一來,一旦發動入侵,中共可以確保在台海局部的軍事優勢。現在中共不斷擴充軍事力量,就是這個過程的「正在進行式」。

美中實力最接近時期

旅美獨立時評人唐靖遠(唐靖遠提供)
旅美獨立時評人唐靖遠(唐靖遠提供)

唐靖遠認為,習近平對「戰略機遇期」的判定是,當前及未來數年將是美中實力最接近的時候,尤其新冠疫情給美國國力造成了重創。這個時候入侵台灣是最佳時機。但是,如果四年後美國出現比較強勢的總統,他吞併台灣的難度無疑將增加,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唐靖遠說:「事實上這個時間對他(習近平)是有限制的,就是所謂的『戰略機遇期』只有幾年的時間,美軍印太司令高層曾說6年的時間,我覺得可能比這個還要更短一點。所以既然他有這個窗口期在限制他,所以他必須要迅速採取行動。」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則提出完全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台海局勢升溫與習近平的「戰略機遇期」無關,而是跟「台獨」因素有關。他強調,不能從大陸內部的政治發展來找兩岸關係的危險因素,而是要從兩岸關係的問題思考兩岸緊張局勢的因果關係。

包承柯說:「現在問題在於,台灣那邊正在推動修憲的動作,她(蔡英文)接下來要把修憲部分的兩岸之間做出什麼定義,這是一個很危險動作。她肯定不會按照九二共識的定義去做,她如果推出的是一個台獨的定義,那兩岸之間的危險就是很明顯的到一個臨界點,現在我可以說,正在接近臨界點。正在接近(臨界點)的很重要標誌,就是台灣的民進黨當局願不願意放棄台獨的主張,這是一個核心的問題。」

對中國學者而言,習近平的「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是對台善意的展現。包承柯說,以中國今時的軍力要去解決台灣問題綽綽有餘,並不需要等到6年之後。所以,中共領導高層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軍事解決最後犧牲的是兩岸人民。包承柯認為,習近平考量到未來的兩岸關係,還是會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處理,而不是動不動就採取軍事手段來解決兩岸分歧,包承柯說:「這是大陸的善意。」

兩岸符合危險配對條件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美國之音陳筠攝)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美國之音陳筠攝)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對美國之音表示,研究國際衝突檢證模型裡,最被關注的成因有:仇恨​​(打過仗)、領土(中國聲稱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聯盟(美國積極在拉攏盟友)、體制(極權VS民主),以及實力不對等。如果將這些條件都放在一起參照就會發現,台灣跟中國充分符合美國政治學研究國際關係跟國際衝突裡「危險配對(dangerous dyad)」的條件。

吳崇涵表示,習近平的「戰略機遇期」加速台海成為戰爭熱區,不論是為了確保20大連任,還是達到2027年的百年建軍目標,或者在2050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存在時間上的緊迫性。

吳崇涵說:「因為如果在他(習近平)任內完沒有做出成績和完成他的想法,可能他連任的合法性跟正當性會不足。古今中外以來,只要是非民主國家領導人政權不穩定,他就有機會向外發動戰爭,來藉此維持他權力的合法性,這一點是我們在學界上普遍都認知的。」

不過,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現任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5月5日在宣傳新書時被問及對中共可能6年內攻台的看法時表示,中共「有能力不等於有意圖」,畢竟,何時攻台的答案在習近平的心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