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碰碎強國玻璃心—臭豆腐是中國或台灣的道地美食?

2017-12-01 17:56

? 人氣

台灣餐飲市場競爭激烈,口味的改變也很快速,例如來自澳門的葡式蛋撻曾經風行一陣,隨後很快沒落;相比之下,臭豆腐在台灣不但算是長壽、市場扎根穩固、而且還繼續發揚光大,臭豆腐如今在台灣小吃的地位和蚵仔麵綫等源自台灣本地的小吃可以說是並駕齊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很多從中國大陸傳入台灣的食物有點
很多從中國大陸傳入台灣的食物有點「名不符實」,圖為台灣版的「溫州大餛飩「湯麵。

美味的誤會

中國大陸到台灣的遊客或許會覺得很多源自中國大陸的食物到了台灣之後「味道變了」,不過台灣人大概也不會認為台灣的版本才是正宗的味道,是否是「中國的」似乎不是重要的問題,而且類似的菜餚或者小吃在台灣還有不少。

在台灣有不少掛著「溫州大餛飩」招牌的店家,但是樣子和中國大陸的溫州大餛飩天差地遠,兩岸三通之後,就曾經成了話題,有來自廣西的女子嫁到了台灣,在台北開了一家專賣「螺螄粉」的小店,聽說最初有食客乍聽之下以為是「螺絲粉」,誤會以為是用外形像五金螺絲一般的麵條製作的湯麵。

源自於中國大陸的菜餚和小吃甚至零嘴,在台灣並不少見,水餃、葱油餅、鍋貼、沙琪瑪、麻花等等的食品早已進入台灣人的生活中,並不會因為是源自中國大陸而有所排斥,反而現在有許多歷史學者、鄉土文史工作者正在努力搜集和保存一些食物的做法和歷史,因為那些表面其貌不揚的食品之所以流入台灣而且生根、背後有著很多顛沛流離、困苦辛酸歷程的故事。

薯片、玉米片、連鎖炸雞漢堡等等來自西方、口味眾多、取得方便的西方食品吸引了年輕一代,不論是源自中國大陸還是台灣本地的一些食品卻面臨失傳的危機,對上述的這些人來講,如何保存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義是個急切的任務。

(注:本文不代表BBC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