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私校退場於學生又有何益?

2021-05-04 05:40

? 人氣

這樣為了節省費用所做的表面工夫,又何止一椿。筆者就曾看過一件更荒謬的課程趣事:某校曾為幾位已入選中華職棒的學生(還被該校宣傳為「XX大學之光」)設想,希望他們在職棒訓練與比賽之餘,仍能完成學業(其實是為了把他們的學籍留下來,繼續「為校爭光」),特別配合他們的休息時間,專程為他們開設各類必選修課程,以期能兼顧工作與課業。原本也是一件立意良善的規劃,但卻為德不卒。因為,該校竟要求授課老師依人頭算鐘點費(例如,若15位學生為開課人數下限,而職棒學生才3位,那麼這位開課老師就只有1/5的鐘點費,以助理教授計算,因該校仍是採108年教育部調薪前的標準,故換算後的鐘點費為630/5=126元,比勞基法基本薪資低)。此事經開課老師抗議後,竟得到這樣的回覆:職棒生上課時間不定,老師上課也彈性,所以鐘點費應可彈性。難道這也是為了學生的受教權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師 教師 上課 教室(Tra Nguyen@unsplash)
作者指出,教職員生愈來愈忙,每天加班到六、七點已成常態,遇到招生或活動旺季,週末和假日到校服務,更是不可勝數,而且這些加班都是沒有加班費的。(示意圖/Tra Nguyen@unsplash)

這樣的案例,在過去這十多年來的大學環境中隨處可見,終於有一群大學學生覺察到這股高教亂象對台灣全體學生的負面影響,自2018年以來開始倡議各校學生會共同組織一個為學生發聲的公眾平台,而在2019年4月1日,由35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會共同發起正式成立「臺灣學生聯合會」(National Students' Union of Taiwan,簡稱NSUT、臺學聯、學聯或臺灣學聯),創立宗旨就是:彰顯學生改變社會之可能性,成為議題設定者並協助學生組織開展校園共治、社會革新、增進民主自由及深化台灣主體性之行動。成立之後,開始積極調查各大學的學生困境並提供協助,例如2020年9月就陪同3名東華大學生向教育部陳情,指控東華大學因學生在校內的交通違規罰款未繳而不發給畢業證書,係違反《學位授予法》第5條規定(即只要修滿應修學分,並符合畢業條件,經考核成績及格,即應授予學士學位),嚴重侵害學權,而且經臺學聯調查發現,全國至少86間大專院校訂有「交通罰款」,質疑缺乏法源依據,呼籲教育部及大學都應重視。

正如同目前台灣各大學行之有年的掃地服務教育或各類希奇古怪的畢業門檻是否侵害學權?這的確已經是一個必須正視的議題了。日前(4月19日)東海大學學生在校園張貼「同學,你是來付錢幫學校免費掃地的嗎?」大字報,經校方發現後緊急聯絡各系所撤除海報牆上的大字報,並且對於管理海報牆、許可張貼申請的單位施壓,已引發全校師生的不滿,認為學校長年迫使學生為校方施行名為勞作教育的免費勞動,現在有學生提出異議,竟又透過限制言論自由的方式來干預大學的自治精神。

以上種種,皆可看見台灣大學學生的自治精神正在崛起,如果各大學仍以為用命令、規定的方式就可洗腦、箝制學生思想與行為,可能真的太小看這股覺醒力量。

最後,回到潘部長的那一句話「私立大學不退場,對不起學生。」但是,筆者想說的是:台灣的很多大學早在面臨退場之前,早就對不起學生了!現在,很多私校面臨退場之際,還要再把學生的權益做最後一次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或許有人會說:沒關係,只不過是目前大學退場的過渡期,只要把這些學生安置好就沒問題了。是啊,過渡期,但是有人想到過嗎?這些大人們口中的過渡期,卻是這些學生一生一次的大學學習經歷啊,難道我們就放任各大學假退場之名而隨意安置或過渡這些學生嗎?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