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機、蓋房子的都在研發:電動車在中國,是百花齊放還是群魔亂舞?

2021-05-03 12:32

? 人氣

特斯拉引領風潮,但在中國出現各行各業爭相宣稱「切入電動車」的怪象。(美聯社)

特斯拉引領風潮,但在中國出現各行各業爭相宣稱「切入電動車」的怪象。(美聯社)

百度、小米、華為、OPPO、恆大等中國企業,近來爭相宣布投入電動車研製,卻引起「一窩蜂」的疑慮,不無步入晶片廠後塵的可能。而特斯拉事件更衍生中國為電動車產業「保內排外」的觀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眾所周知,上述企業並非汽車製造商。其中小米、華為、OPPO為手機業;先前已投入無人駕駛的百度屬網路業;恆大更由房地產業起家。但這些中國企業近來紛紛宣布投入電動車製造,引起外界關注。(延伸閱讀:電動車不只特斯拉!十一款2021年新仕樣電動車速覽)

電動車成為汽車代名詞

4月間登場的上海車展,除爆發消費維權糾紛、在中國官方背後操縱下引起軒然大波的特斯拉(Tesla)外,中國本土車廠及上述企業發表的電動車也同時吸引了不少目光,使電動車儼然成為焦點及話題,光芒超過了傳統動力及混合動力車。(延伸閱讀:電動車和你想的不一樣:只是炒作?真的會造成缺電嗎?專家一次說清楚)

綜合中國財經媒體及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上海車展中,恆大以「恆馳」為品牌一舉推出9款新型電動車,標榜是與瑞典超跑車廠科尼賽克(Koenigsegg)等車廠合作研發。但事後卻被踢爆,這9款電車是只有外殼、沒有剎車和懸吊系統的「模型車」。為此,恆大派出層層保全人員把守舞台,不准觀眾拍攝展示車的底盤。

對於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前景,中國國內較為樂觀的評論認為,如今中國車廠「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有希望與歐美車廠分庭抗禮。但到了2025年,則是中國電動車產業「定生死」的一年,在激烈競爭下,屆時恐將有一大批品牌會消失。

但有評論認為,中國工業的關鍵零組目前仍難實現自給自足,更何包括汽車晶片在內的核心技術,況且製造汽車的難度比手機高得多。如果各路企業還是採用「一窩蜂」的模式投入電動車,不無可能步入各地搶建晶片廠,最後難以為繼而停擺的窘境。

還有人認為,中國國內目前消費力尚未恢復,是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有能力購買電動車,值得深思。更何況,從「共享單車」到晶片廠,有些企業和地方政府是為了套取中央的財政補貼才投入。一旦走上相同模式,電動車廠屆時如晶片廠般成為「爛尾」,不是沒有可能。

除此之外,特斯拉維權事件讓中國媒體甚至黨政機關競相發聲,一致站在特斯拉對立面,也讓陰謀論四起。除了中國忌憚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投入的太空計劃,恐將研發出足以突破現行網路封鎖的技術外,藉「保內排外」保護本國電動車產業,也是外界質疑之處。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