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就是新石油!智慧殖民主義—我們用監控來征服世界與掏空自己:《隱形牢籠》選摘(3)

2021-05-15 05:10

? 人氣

不過,隨量化而來的另一種不安全感,可能會破壞本體論搖搖欲墜的穩定性。大家明顯擔心,有人會忽視這些現實潛在的價值,也擔心不斷更新的虛擬世界讓他們時時處在被甩到後頭的風險中。這種「錯失恐懼」(FOMO)的現象代表「大家普遍擔心別人可能因為我的缺席而受益」,此現象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渴望與他人正在做的事持續保持連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正是這些量化技術持續登場,暫時制止了這些存在性的不安。持續收集某個空間的相關數據,此一能力為該空間提供了恆定的(後)現代「現實」。一個城市的街區─當代的水泥叢林─並沒有那麼令人卻步,畢竟你可在親臨之前,從谷歌地球(Earth)上看到它的模樣。面對突如其來的各種餐廳選擇,到底該去哪用餐讓你難以抉擇,不過應用程式與網際網路多少可幫你找到最適合你味蕾的餐廳。每一個地點都可以根據你的喜好與需求加以定義,同理,它的步調與節奏也可被操控與管理,用以滿足你的利益。如果你想悠閒散步,你可以輕鬆規劃出風景宜人的最佳路線。如果你趕時間,可以上網查詢,找出可最快抵達目的地的路線與方式。

這反映了當代數位時代捲土重來的殖民欲望。殖民主義多少建立在想要控制他人的文化幻象上,這種渴望歷久彌新,目的是減輕因缺乏自決與社會能動性(social agency)而產生的不安全感。這契合了拉岡對於自我是「陌異的核心」(extimate)的看法,代表「主體自身內部最隱密的一部分,但又不屬於主體」,最終顯示的是「他人的渴望」。在當前這個時代,這樣的矛盾轉移到善用技術,用技術創造空間,滿足自身想要的規格與設定。關於這點,新自由主義殖民了自我,靠的是讓大家成了虛擬化的殖民者與開發者,將新出現的現實物盡其用,而這點與量化能力持續升級相關。

因此,驅動新自由主義殖民主體的力量是情感渴望,渴望「永不錯過現實」。這股渴望是一種幻象,代表永遠有更多的新世界可以探索,讓自己從中受益。資訊氾濫成了有關空間管理與空間掌控的誘人論述,但這論述永不落幕,不停地要求個體成為世界征服者。呼籲成為有創意的虛擬化資本家,這呼聲愈來愈普遍,也愈來愈高漲,為此,我們當前的精神存活(psychic survival)靠的是不斷記錄以及殖民這些新式社會現實。

根本而言,這反映了大家的時間與空間受到愈來愈多的掌控及支配,相形之下,市場獲得更多的自由,兩者形成此消彼長的反常關係。

因此,當代新自由主義將它所殖民的人轉變成殖民者,鼓吹每一個人探索、開發現有的社會空間,以利最大化他們的個人與經濟價值。每個空間都是一個新世界,說不定可發現新的利用方式;空間代表機會,無論是虛擬空間抑或實體地點,我們都必須對它們收集數據,智慧地使用它們,並從中獲利。因此,儘管市場利用我們的程度更甚以往,但也產生了新的用戶文化。大家竭盡所能尋找世界,希望可以據為己有,然後從中開墾能為己用的資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