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讓老闆與政府更懂你,甚至比你還了解自己:《隱形牢籠》選摘(1)

2021-05-13 05:10

? 人氣

這也代表我們已進化為「後人類」(post-human),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數據軌跡與數位追蹤。有人批評資本主義剝奪人性、把我們變成創造利潤的機器,若真是如此,我們就會記得資本主義2.0是數據化。我們就像滿載著資訊而且持續不斷更新的船舶,可供數據挖掘善加利用。我們獨特的人格使自己價值連城,我們的個人特質因此商品化,成為客製化產品,在廣大的全球線上市場推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監視系統與終極監控是現代建立本體安全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監控提供了具體可行的辦法,定期強化一個人的身分。透過具體可行的辦法,一個人能更有效地收集自己的相關數據,並監控其進展,不斷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利用手機計算每天攝取的熱量和走路步數,等於每天提醒自己想變得「健康」。每天為三餐拍照,並上傳到社群平台,等於向自己與他人證明,你是個「吃貨」。不斷掌握最新新聞,並在網路上和人爭論,強化你關心政治與外在世界的身分。

因為凡走過、凡做過都會被一一記錄,所以建構自我時,既留下了個人資訊,同時也把自己市場化。複雜的演算法不停收集你個人的數據,迎合並滿足你的個人偏好。例如利用谷歌快速搜尋可去哪兒度假,結果出現海量的旅遊資訊與優惠。在手機上查看你最愛球隊的比賽分數,結果廣告商在你得知球隊贏球或輸球之後短短幾秒,立刻向你出售該球隊最佳球員的球衣。幾乎你瀏覽過的所有網頁,都會再次坐實並強化你過去的身分選擇,同時也提供你其他選項,說不定正中你意,讓你對其不離不棄。

Google儲存空間新政策將在明年上路!(圖/Pexels)
數位化社會嚇,複雜的演算法不停收集你個人的數據,迎合並滿足你的個人偏好。(圖/Pexels)

這種數位監控與記錄擴大了以下的可能性,亦即可利用這些數位化產生的身分得到更深層的本體安全感。所有身分都可以被利用,即便你對某事只有一丁點興趣,都會被數位科技記錄下來,然後反售給你,只是多了一個新包裝。一個人對自我的搜尋似乎沒有盡頭。當代人追求生理與心理上的安全感,過程都會被記錄並加以分類,這些資訊可以被你自己與廣告商輕易存取。

關於自己是誰、想變成什麼樣子,潛藏各種可能性,這些都必須被完整記錄與審計,以便符合效率及利潤的要求。在其下支撐這個社會力的,是針對此目的所設計的整個文化系統。從智慧技術到社群媒體乃至大數據,每一項都在鼓勵主體把自己打造成有價的市場我。當代資本主義最偉大的產物,說到底是我們自己。

*本文選自《隱形牢籠:監控世代下,誰有隱私、誰又有不受控的自由?》(時報出版)

《隱形牢籠:監控世代下,誰有隱私、誰又有不受控的自由?》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隱形牢籠:監控世代下,誰有隱私、誰又有不受控的自由?》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