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與鳳梨:2021年讓台灣驚醒的兩場大戲

2021-04-23 13:10

? 人氣

2018年韓國瑜崛起台灣政壇,便是以「貨出去(出口到中國),人進來(陸客到台灣),高雄發大財」,成功吸引依靠中國大陸市場的台灣選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年三月,中國當局宣佈「暫時」禁止台灣鳳梨進入大陸市場。台灣輿論突然發現,台灣農產品出口如此依賴中國市場。鳳梨出口有高達九成以上送往中國大陸。

危機發生時,便有鳳梨果農向BBC中文表示,種植其他水果的果農也很焦慮,害怕自己的產品是否會成為下一波中國禁止進口的名單。

「單一產業」和「單一市場」之憂

由此,台灣輿論開始檢討台灣的經濟是否「過度依靠單一產業」或「單一市場」。前者透露出,台灣經濟是否過度倚賴半導體產業,政府無力協助其他產業創新進入全球市場。又或者是,台灣是否過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老問題。

根據台官方數據,2020年台灣出口貨品超過40%銷往中國,比例之高創下歷年紀錄。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非常駐資深研究員林夏如向BBC中文分析,台灣經濟如何創新,政府協助企業投資在全球市場化(譬如新南向國家或印度等新興市場)等等,都是困難但重要的工作。「半導體之外,台灣的傳統製造業,紡織等相關中小型企業的員工薪資自2000年以來就陷入了長期停滯。」

林夏如說,「南向政策」是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1990年代提出的政策,後來,在蔡英文上任後,被採用並全力推動。但她的研究指出,儘管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但台灣對東南亞國協(ASEAN)貿易比重卻從2017年的16%下滑至去年的14%。

林夏如強調,台灣企業在很少嘗試以多元化的方式投資或開發全球市場,及尋求多元化的全球貿易與投資伙伴,其實與中國的干預關係不大。她認為,這是因為台灣企業的國際化仍不夠,本土企業視中國為較容易來往、得到利益和成長的市場,自然不願尋找新市場。

。
2008年7月4日,大陸居民赴台團隊遊啟動,首批大陸遊客在孫中山雕像前留影。除了鳳梨為代表的農產品,台灣旅遊業近幾年也時常受到兩岸關係的影響。

還有評論指出,台灣除了不能全數依賴單一市場,也不能忽略,美國也不願意將半導體產業全部拱手讓給台灣。

事實上,美方在拜登上任後,已經多次對其半導體產業過度依賴台灣,提出警告。並認為美國應該盡全力發展本土半導體產品。

4月20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參議院聽證會時直言,美國欠缺自我半導體生產能力,完全依賴中國、台灣生產半導體,供應鏈幾乎被掌握,面臨「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風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