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日本第一大出口國!日媒大膽預測:日本貿易「疏美親中」恐越來越嚴重

2021-04-20 17:54

? 人氣

日本2020年對中貿易總量超越對美貿易總量。(美聯社)

日本2020年對中貿易總量超越對美貿易總量。(美聯社)

日本近年與中國貿易往來頻繁,每年貿易總量皆逼近或超越對美貿易總量,其中對中出口量更於2020年超越對美出口,中國無疑成為日本實質的最大貿易對象國。儘管會出現這樣的巨大轉變,與疫情之下各國為維持產業供應鏈,只能就近與鄰國合作有重大關聯。但日媒《JB Press》預測,隨全球產業鏈逐漸縮小,各國因中美對立而各自形成經濟圈,日本「疏美親中」的情形將越來越明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成日本最大貿易對象國

《JB Press》指出,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以前,中國在經濟上十分依賴美國,但隨川普上任提高中國進口關稅,掀起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出口產業大受打擊後,中國便轉向需求逐漸擴大的國內市場,同時拓展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規模,逐漸從過度依賴美國的窘境中重振。

日本經濟依賴中國的情形,除可從去年貿易總量略窺一斑外,在美國、歐盟、英國等多國政府因新疆維吾爾人權爭議、緬甸民主政變問題,譴責及經濟制裁中國與緬甸軍方時,日本未明確表態的情形也可看出端倪。儘管《共同社》近日報導指出,隨美國、英國相繼限制新疆產棉花製品進口,UNIQLO母公司「迅銷」、日立、索尼等12家日商也計畫跟進,預計終止或考慮終止與涉及強迫勞動的中企合作,但日本政府、企業較其他國家慢一拍的應對仍遭到輿論批評。

針對緬甸民主政變問題,相對於歐美各國紛紛撤資,美國呼籲各國加強對緬甸軍方的制裁,日本政府則僅表示「深切憂慮」,未明確回應是否會取消對緬甸的ODA(政府開發援助)貸款。《JB Press》指出,日本之所以不願為緬甸發聲或跟進制裁,主要是因為日本在緬甸當地有400家以上的企業,若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很有可能導致當地日企受到巨大衝擊。

騰訊集團投資日本樂天

除進出口貿易外,日本國內消費、金融市場也出現仰賴中資的情形。像是日本樂天在今年3月宣布與日本郵政在資金、業務方面展開合作的同時,也獲得中國知名IT企業「騰訊」(Tencent)出資。儘管樂天並未明確公開與騰訊的合作內容,但以雙方公司發展來看,應是要推動中日的跨境電商合作。

中國近年在東南亞電商市場的動作不斷,除與騰訊同為中國知名IT企業的「阿里巴巴集團」於2016年,以10億美金(約合新台幣281億)收購被稱為「東南亞Amazon」的電商平台「LAZADA」外,騰訊集團也投資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知名電商平台「蝦皮」(Shopee),旗下購物網站「京東」(JD.com)更是越南電商平台「Tiki」的最大股東。

中資陸續收購東南亞電商平台

《JB Press》指出,從東南亞電商平台相繼被中資收購,東南亞及中國消費市場在不知不覺中一體化的情形來看,隨騰訊集團投資樂天、阿里巴巴集團公布將與經營網路二手交易平台的日本網路公司「Mercari」(メルカリ)合作,中日消費市場走向融合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金融市場方面,由於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時期,為在經濟頹勢之下增加公共年金儲備金,將半數儲備金(約90兆日圓)用於購買外國股票及債券,導致公共年金十分依賴外國市場。原本日本年金積立金管理運用獨立行政法人(GPIF)為分散投資風險,研議自今年10月起投資中國國債,但受新疆人權爭議影響,執意投資可能引起政治問題,目前GPIF仍在研議是否要按原計畫投資。

《JB Press》指出,除美國前總統川普鼓吹「美國優先」的經濟民族主義外,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履行其競選政見「購買美國產品」,於今年1月簽署「買美國貨」(Buy American)的行政命令,研議增加採購美製產品,未來美國很有可能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大量進口外國產品。加上拜登還在3月初表示研議實施碳邊境調整稅(CBA),以減少全球貿易中溫室氣體的排放,若CBA制度正式上路,日本對美出口量勢必受到影響,對中依賴情形恐更加顯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