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延平郡王復台360周年─緬懷志業繼往開來

2021-04-29 06:30

? 人氣

今年(110年)4月29日是延平郡王復台360周年紀念日,走過六甲子歷史轉折時刻,更具有時代意義。圖為台南平郡王祠的鄭成功像。(取自維基百科)

今年(110年)4月29日是延平郡王復台360周年紀念日,走過六甲子歷史轉折時刻,更具有時代意義。圖為台南平郡王祠的鄭成功像。(取自維基百科)

「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教成敗論英雄。」

今年(110年)4月29日是延平郡王復台360周年紀念日,走過六甲子歷史轉折時刻,更具有時代意義。所謂「殷憂啟聖,多難興邦」。三百六十年前,明朝延平王鄭成功平定金、廈,驅逐荷蘭據台總督揆一,寫下首次在異族侵略手中,光復台灣的歷史,鄭氏父子對臺灣的貢獻深入人心,不但被稱頌為開臺聖王,更獲得萬民擁戴建廟奉祀,鄭成功之所以能夠升格為神祇,接受無數善男信女的崇拜,乃在於他救國救民的偉大情操與豐功偉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間愛國團體「松濤社-我愛國旗委員會」,鑒於延平王鄭成功光復台灣迄今屆滿六甲子,更因年來天災人禍造成百姓危險不安,正需要擴大紀念延平王鄭成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遂號召國內外愛國友人,訂於民國110年4月29日上午十時,前往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52號「延平郡王祠」,舉行「明延平王鄭成功光復台灣六甲子祭祀典禮」,除了感念開臺國姓公「光復台灣」之外,更期待透過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的緬懷祀奉儀式,表達對延平王鄭成功振興中華的尊敬與崇拜。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敬邀您共襄盛舉,參與歷史盛會!

4月29日假臺南市舉辦「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光復台灣六甲子」祭祀典禮。(作者提供)
4月29日假臺南市舉辦「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光復台灣六甲子」祭祀典禮。(作者提供)

延平郡王成為「開台聖王」

延平郡王-鄭成功於1661年4月29日登陸台灣鹿耳門,擊退荷蘭人的統治,經略開拓台灣,抗清復國,成為「開台聖王」。鄭成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在兩岸浙、閩、奧、台之間具有祟高的歷史地位,更在漢、滿、閩、客族群對民族英雄鄭成功都懷有尊敬與崇仰之心,不僅立廟予以供奉,且繫以定期朝拜、祭典儀式等表達感念心意,更通過祭祀可以傳達橫越清朝、日治、二戰後至解嚴前、解嚴後至今的時代崇仰意義。尤其是現今臺灣民眾心目中的鄭成功形象,所蘊函的民族精神教育及祟高忠貞志節。

鄭成功在台灣開發史上具有時代意義,其完人形象是國人長久效法的典範。位於台南延平郡王祠建築主體石埤坊,由白祟禧將軍為巨石忠肝義胆題上對聯:「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扙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更具代表性。正殿山門上懸有題「前無古人」複製匾,說明了鄭成功舉足輕重地位。拜殿神像兩側沈葆楨題對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剏(創)格完人」,更為民族英雄之地位下了最佳註解。

鄭成功的生命雖然短暫,只有短短的三十九個年頭,但是他活的非常精采。聖王開臺迄今三百六十載,其宗支及部將子孫日益繁衍,遍佈各地,熙熙攘攘,閩、台更為成中興聖地,先民為感念祂的德勳和忠禎,用以發揚民族精神及慎終追遠。

台南延平郡王祠。(作者提供)
台南延平郡王祠。(作者提供)

可是鄭成功逝世後,他對兩岸三地的台灣、大陸與日本的形象,卻呈現出多元、千變萬化。在明、清鼎革之際,鄭成功反清復明的行動受到議論,也使他成為臺灣史上被主權者神格化最徹底的英雄。他的名字永載史冊,後人永遠不會忘記他。而鄭成功在國家面臨危急存亡之際,卻展現出一種崇高的民族精神志節,誓死抗清名垂青史。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能夠一直堅持下去,即使吃盡了苦頭,也依然不屈不撓;就是這種氣節和精神,使鄭成功即使沒有完成反清復明的志業,也一直深受後人的景仰。

鄭成功對臺灣歷史發展與影響

十七世紀的明、清交替之際,遠東地區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軍事利益的相互交織和衝突,成為當時世界經濟領域中,最具重要性和衝突性的區域。鄭成功以軍事力量為後盾,在台灣海峽兩岸,叱吒風雲,獨霸一方,主導著戰爭與和平,成為當時遠東海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透過兩岸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解讀鄭成功的英雄形象。發現鄭成功具有中華民族的忠貞氣節,是忠於「王朝」,當時的「王朝即國家」,在中國歷代應該都是這樣的觀念。鄭成功對台灣的貢獻是無法言喻的,不但被尊稱為「開山聖王」、「開山始祖」、「開山祖」等,在他過世之後,連他的對手『清聖祖康熙皇帝,都還親書輓聯一副, 讚譽他的節操:「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之海外有孤忠。」』可見,鄭成功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我們要對他抱持著尊敬及感念。

延平郡王祠俗稱鄭成功廟或開山聖王廟,位於台南市開山路,主祀台灣開山始祖鄭成功,配祀鄭氏及所屬各部將,為台灣的重要古蹟。立廟於西元1662年後,初期因政治緣故,而稱「開山王廟」。西元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沈葆楨來台駐防整頓,深入民間、知曉民意而上書朝廷,並奏請改正鄭成功是「明室遺臣」進而為鄭氏立祠擴建,並改為「明延平郡王祠」。佔地廣闊,庭園修築極美,整體風格莊嚴典雅,是台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維基百科)

延平郡王祠山門。(取自延平郡王祠台南旅遊網,作者提供)
延平郡王祠山門。(取自延平郡王祠台南旅遊網,作者提供)

日據時期,因鄭成功與日本有血緣關係,日方逐增建修築日式風格的建物,如鳥居與草皮上的石燈籠,祠名再改成「開山神社」。民國52年政府為表彰明鄭開台精神,再度竣工修整,雖整體格局大致不變,重建時則由福州式改為中國北方宮殿式,祠名並改回「明延平郡王祠」。

鄭成功開臺對臺灣歷史的發展影響深遠,自他逝世迄今,儘管政權更迭,他的事蹟卻未被臺灣民眾遺忘,在不同時代,仍不斷膾炙人口的流傳下來。他是明朝堅持到底的最後忠臣、驅逐外夷之民族英雄、開發臺灣的先賢;清領初期在政治對立下,他被塑造成王爺或開山王等神明的形象;清末,清廷官員認識到鄭成功開台事蹟以教化民眾,建議為鄭成功建立專祠,從此更凸顯其忠節形象;日本統治時期利用鄭成功母親的血緣關係,將其視為開拓臺灣的先鋒;光復以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強調鄭成功的反清復明的志節,將其塑造為反攻大陸的先賢形象;民進黨執政時期,在「臺灣獨立」的政治目標下,強調臺灣本土文化及海洋文化,故鄭成功的海上貿易、海洋精神及信仰、傳說、民間習俗等的本土文化亦受到重視。(註一:金善惠,民國101年)即在此時代變遷脈絡下,鄭成功在不同時代的臺灣具有不同的身份角色,而且在文化輻射與反射的作用下逐漸融入到臺灣社會文化與日常生活中。

維護中華民族國家主權 緬懷志業繼往開來

鄭成功生於明末清初,明朝衰亡,但戰亂頻繁。然而歷經二次戰後逾半世紀,台灣經歷戒嚴、解嚴的變革,近二、三十年來言論開放、台灣主體意識日趨高漲,開始有較多評論者對鄭成功反清復明、經營台灣等事蹟,以及鄭成功性格等提出質疑的看法,不同於過往國人普遍認知鄭成功是純粹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中較值得重視的有,一是在持寫立場上,解嚴後版本不再強調民族英雄,但對鄭成功征台事蹟,大部分仍是持「收復」台灣說法。

赤崁樓內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的塑像。(取自維基百科)
赤崁樓內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的塑像。(取自維基百科)

綜觀鄭成功在臺灣歷史上,受「海洋文化」的影響,也有深居內陸,中國的「民間神話信仰故事」。但通過臺灣人對鄭成功的集體記憶,可看出鄭成功如何從明代末年的反清復明的英雄形象。從外國人的角度看,鄭成功是代表臺灣的符號,一想臺灣就容易聯想到鄭成功。近年來,臺灣早年歷史人物之教學,受傳統中國史學影響,要「教忠教孝」,並希望培養學生的正向人格,如愛國心等等,有強烈的現實民族精神教育。

鄭成功收復台灣收復台灣,是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嘗試,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因而在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鄭成功一個很重要的歷史定位,收復台灣是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嘗試,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利益,他確立了臺灣歷史,也是正視中華民族歷史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戰敗投降,台灣回歸祖國懷抱。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經略,目前兩岸屬於分治狀態,台灣只有不統、不獨、不武、保持現狀,才能與大陸和平共存自由競爭;兩岸互信互利,自由往來,才能共創雙贏;唯有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旗幟下,創造廿一世紀,屬於中國人的世紀,才讓子孫永享太平盛世。

反觀民進黨蔡政府近來一系列以「切香腸」的「去中化」政策與作為,不僅讓中華民國成為「失根的蘭花」,更讓台灣兩千三百五十萬的同胞,陷入「兵凶戰危」的境地,為了能撥亂反正,不容許民進黨政府以貍貓換太子的方式,置換「中華民國」的內涵,松濤社-我愛國旗委員會,特別選擇鄭成功作為一個還原歷史事件的真實印記,360年前在台南鹿耳門的戰火雜沓雖已消逝遠颺,但延平王光復台灣、解民倒懸的恩澤,始終深植人心而歷久不衰。

本次紀念活動將邀請認同中華民國的中華兒女們一起共襄盛舉,松濤社-我愛國旗委員會也將以影音記錄活動全過程;主辦單位表示,此次活動特別具有歷史紀念與護國保臺的雙重意義,已按往例活動邀請該會貴賓莊嚴隆重主祭,另外,世界鄭氏宗親會總會鄭傳興理事長,亦將偕同一起出席盛典,共同虔誠紀念先人的犧牲與付出。因此,我們不容青史竟成灰,必須正視中華民族的歷史,揭穿台獨史觀,才能促進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團結自強國富民強。

[1] 金善惠,鄭成功文化再現研究:從文史論述到日常意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01年。

*作者為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講座、教育研究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