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文觀點:「中國」的兩重涵義與公正詮釋「九二共識」

2021-04-21 07:10

? 人氣

所以,界定是否為「中國」,看「文化」,達到一定的文化標準,稱「中國」,反之則為蠻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清朝思想家魏源的《聖武紀》,稱的「中國」,有時指整個清朝的領土,和現代的概念已經一致,有時卻只指傳統的範圍,即內地十八省,不包括蒙古、青藏、新疆、東北和臺灣。

到了晚清,中國的地域範圍即指大清統治所達到的範圍,但清朝的正式國號仍是「大清」,在外交,或正式條約中,清朝接受「中國」稱謂,正因「中國」所代表的地域概念與文化意義: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國家,先進文明的中心。

概括「中國」的本義:地處文明的中心區域,所以,稱為「文明中國」。直到中國歷史的發展還沒有進入近代,這個涵義是「中國」的唯一涵義。

進入近代,歐洲「主權」觀念引入中華文明圈。進入現代,中華土地上,先後成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質都是政治主權國家。政治主權國家就納入「中國」的涵義,稱為「政治中國」,從此,「中國」有兩重涵義。

民進黨人要開放視野,認知「中國」的兩重涵義,不能自己編織「政治羅網」,作繭自縛,對「中國」內涵只做「政治單一化」解析。「文明中國」沒有政治主權涵義,民進黨應該接受。

筆者概括「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中國」不含「政治國家身份地位和法統」,「中國」回歸「本義」,即「文明中國」。

希望兩岸的當局珍惜「春暖花開」,呵護好稍縱即逝的善意,為了穩定兩岸關係,任何一方闡述政治觀點,需要做出聲明:非對「九二共識」加注政治觀點,仍然恪守「中國」的本義——文明中國。

一方面,應該堅持「九二共識」;另一方面,要高瞻遠矚,要同意兩會協商,努力達成新的「二一共識」,如此,兩岸就可以拓展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在長期的和平發展中,兩岸的「市民社會」若都得到培育,「市民社會」就可能貢獻出「解決機制」,化解「中國」政治涵義的歧見。

*作者為無錫經濟學會理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