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文觀點:「中國」的兩重涵義與公正詮釋「九二共識」

2021-04-21 07:10

? 人氣

2005年4月國民黨主席連戰赴中國訪問,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連胡會」影響最大的是,國共兩黨把「九二共識」視為兩岸關係基礎。(資料照,郭晉瑋攝)

2005年4月國民黨主席連戰赴中國訪問,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連胡會」影響最大的是,國共兩黨把「九二共識」視為兩岸關係基礎。(資料照,郭晉瑋攝)

4月14日,大陸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針對有關(香港)歷史教材的提問,馬曉光稱,1949年國民黨政權在其發動的反人民內戰中失敗,退居臺灣島,從此喪失了代表全中國合法政府的地位,這是不爭的歷史事實。隨後,(臺灣當局)陸委會以及國民黨方面駁斥,並認為大陸的觀點不利兩岸發展有意義的關係。4月15日,美國前參議員陶德在臺灣邀約朝野立委會晤,立委們交鋒「九二共識」話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九二共識」語境,有「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某種表述,台灣各方對此存有爭議,但一致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那麼,怎樣解剖這兩種觀點?

那就回到1949年,去瞭解中華民國發生命運沉浮的時空背景,逐步闡發「中國」的涵義,探究海峽兩岸激烈爭執的原因。

「政治國家身份地位和法統」是兩岸政治衝突的根源和本質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光復臺灣。1946至1949年,中國發生重大事件,一是在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中華民國召開國民大會,是為「制憲國大」,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隨後的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國民大會召開,是為「行憲國大」,中心議題是選舉總統和副總統,5月20日,蔣介石、李宗仁就任國民政府總統和副總統;二是國共全面內戰,1949年經過短暫的、失敗的北平和談,最後,中共取得內戰的勝利。

中共信仰馬克思主義,認為其領導了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有別次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中共認為中華民國是資產階級共和國,中共於是在大陸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政體」均區別於中華民國。當時已在臺灣的陳誠(於1948年被中華民國政府任命為臺灣省主席),指責大陸方面「召開偽政協會議,變更國體,廢棄年號,偽造國旗」。1949年10月,中華民國政府已遷至廣州,後又遷往重慶、成都。

1949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周恩來總理,致電聯合國秘書長賴伊和第四屆聯大主席羅慕洛,鄭重申明:國民黨當局已經喪失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的與事實的根據,絕對沒有代表中國人民的資格,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當時,在聯合國代表中國的是中華民國,海峽兩岸在聯合國展開了疾風暴雨式的「中國代表權」之爭,並在國際上進行外交爭奪戰。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由成都遷往臺灣,自此,海峽兩岸分治,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1950年3月,蔣介石在臺灣根據中華民國法統,重建了中華民國政府。

「政治國家身份地位和法統」是海峽兩岸政治衝突的依據和根源,大陸方面認為「中華民國」已滅亡,臺灣當局堅持中華民國法統,奉行「漢賊不兩立」,海峽兩岸是全面對抗、對立的關係。

在1969年,中華民國的邦交國的數量達到高峰,有70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通過2758號決議,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中華民國退出了聯合國,標誌著海峽兩岸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之爭落幕。

臺灣方面,1991年4月22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議完成「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至第十條的三讀程式,並通過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4月30日,李登輝發佈「總統令」,公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公佈「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自1991年5月1日零時起生效。李登輝讓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自動退職,將「國民大會」、「立法院」的選舉與被選舉範圍限定在台澎金馬地區,1991年12月,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正式選出。1991年第一次修憲的意義,就是中華民國恢復了「憲法」的地位。1992年5月又完成第二次修憲,於1992年12月舉行了第二屆立法院的選舉。

中國大陸方面,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1979年元旦,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臺灣特別行政區」,在國家實現統一的大前提下,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臺灣實行資本主義。

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基本國策,標誌著兩岸關係進入了緩和、和平時期。只有懷抱善意和包容,採用創造性的表述,才能逐步打破兩岸堅冰。

20210415-總統蔡英文17日上午在總統府內接見美國前聯邦參議員陶德(Christopher Dodd)。(總統府flickr提供)
美國前聯邦參議員陶德(Christopher Dodd)訪台會晤朝野立委,朝野立委交鋒「九二共識」。(總統府flickr提供)

事務性商談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中國」不含「政治國家身份地位和法統」

民間交往促成兩岸開放雙向交流,1987年11月,中華民國紅十字組織開始辦理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登記,進入1990年代,臺灣海基會、大陸海協會先後成立,分別得到各自政府當局的授權,與對方展開事務性商談。1992年3月23日至26日,海基會在北京與海協會就「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和「開辦海峽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議題,進行第一次工作性商談。

大陸方面提出,兩會交往,兩岸事務性商談需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一方面,兩會不是進行政治性協商、談判,兩會均沒有拋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兩岸關係性質」議題,海協會絕對沒有對海基會提出,協商、處理「中華民國」地位問題。兩會擬簽的協議,是「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和「開辦海峽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明顯都是「事務性議題」性質。

海基會的定位性質,它承辦臺灣當局陸委會授權的「七項業務」,只受權與大陸展開「事務性商談」;另一方面,兩岸間雖不再有「中國代表權」之爭,但出現兩岸政治議題:「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海協會認為,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不存在,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灣獨立、一國兩府」的觀點和行為,以「一國兩制」統一。

海基會認為,中華民國存在,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1949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之存在。兩會唇槍舌劍,針鋒相對,激烈程度未減。兩會的觀點,反映了各自的政府當局,對於發展兩岸關係的理念、路徑和目標。由於缺乏「共同方案」,「謀求國家統一」,只是紙面的表述,停留在「願望」層面,根本沒有付諸實際行動。海協會、海基會都認識到,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自我否定」,廢除「國號」,「政治國家身份地位和法統」不可碰觸,因此,對「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兩會不可能達成共識。

1992年3月30日,海協會召開記者招待會,唐樹備表示,海協會提出在事務性商談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只是要雙方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並不是要與海基會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至於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度的方式,雙方可以協商。唐樹備的發言表明,一方面,要求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另一方面,不要求兩會就「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進行討論並達成共識。海協會概括己方的態度: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協商,願意聽取海基會和臺灣社會各界的意見。

「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和「開辦海峽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兩項事務性議題,衍生出這個議題:「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很顯然,「一個中國」的任何表述,「中國」不可能包含「政治國家身份地位和法統」。

1993年4月27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1992香港會談後,繼之以兩岸電文往返,取得事務性商談擱置爭議的結論,遂有1993年4月27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詮釋「九二共識」需明確界定「中國」的涵義

考古已證實,西周時期最早出現「中國」名詞。那麼,「中國」的涵義是什麼?

(一),指京師,《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京師就是後世習稱的首都,它是中央之都城,是天子所居之城。

(二),指國中、國都,《春秋榖梁傳》昭公三十年:「中國不存公」,即季孫不讓魯昭公在中國存身,古代的國以城圈為限,城圈以內為國中,城圈以外為郊,郊已不屬於國的範圍,住在城圈以內的人稱「國人」。由於西周王朝是「封建制」國家,分封的諸侯也以自己的國都為中心,看待境內的屬邑時,就以「中國」自居。以中國指國中、國都,較之以中國指京師,中國指稱的對象大大增加了,即從為周天子專用,擴展到為諸侯共用。

(三),指王畿,《周禮.大司寇》:「凡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職事焉,以明刑恥之,其能改過,反於中國」。《左傳》昭公九年:「允姓之奸,居於瓜州,伯父(晉)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偪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戎有中國,誰之咎也?」西周王朝的郊甸可以稱為中國,承此例,諸侯列國的郊甸也可稱中國。於是,中國的地域範圍進一步放大,即從城圈之內而城圈之周圍了。

(四),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詩經.大雅.桑柔》:「天降喪亂,滅我立王,降此蟊賊,稼穡卒癢,哀恫中國,具贅卒荒,靡有旅力,以念蒼穹」。詩中的「中國」是指周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

(五),指諸夏國家,周天子的直接統治區稱「中國」,分封的諸侯列國——諸夏,也稱中國,中國就成了周與諸夏的總體。《左傳》成公七年:「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無吊者也夫」。《詩經.小雅.六月》毛《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春秋公羊傳》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三處中國,與四夷相對而言,亦指諸夏國家。當中國的涵義由周王朝的直接統治區擴展到諸夏時,就為中國發展成諸夏列國全境的稱號奠定了基礎。

(六),指地處中原之國,諸夏國家相對於四夷都統稱中國,但畢竟位置有遠近,文化有高低,所以,諸夏國家內部有區分。處在黃河中下游兩岸以至江淮地區的、文化高的諸侯國,往往不承認位置遠、文化低的諸侯國為中國。《孟子.梁惠王》說齊宣王曾經「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中國」是指中原國家。《戰國策.秦策》范睢說秦昭王:「今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韓國、魏國在當時被視為中國。《戰國策.秦策》公孫衍謂義渠君:「中國為有事于秦……居無幾何,五國伐秦」,五國是齊、宋、韓、趙、魏,也被認為是中國。

所以,「中國」的涵義是反映地域,而「中國」範圍一直在擴大。《戰國策.趙策》記公子成諫趙武靈王胡服,對「中國」有具體描述:臣聞之,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今王釋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學者,離中國,臣願大王圖之。是中國之為中國者,其人則聰明睿智,其用則萬物所聚,其禮則至佳至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區域。凡詩書禮樂不及或風俗有殊者,即不得在中國之列。《尚書.舜典》:中國有文章光華禮義之大。

所以,界定是否為「中國」,看「文化」,達到一定的文化標準,稱「中國」,反之則為蠻夷。

清朝思想家魏源的《聖武紀》,稱的「中國」,有時指整個清朝的領土,和現代的概念已經一致,有時卻只指傳統的範圍,即內地十八省,不包括蒙古、青藏、新疆、東北和臺灣。

到了晚清,中國的地域範圍即指大清統治所達到的範圍,但清朝的正式國號仍是「大清」,在外交,或正式條約中,清朝接受「中國」稱謂,正因「中國」所代表的地域概念與文化意義: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國家,先進文明的中心。

概括「中國」的本義:地處文明的中心區域,所以,稱為「文明中國」。直到中國歷史的發展還沒有進入近代,這個涵義是「中國」的唯一涵義。

進入近代,歐洲「主權」觀念引入中華文明圈。進入現代,中華土地上,先後成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質都是政治主權國家。政治主權國家就納入「中國」的涵義,稱為「政治中國」,從此,「中國」有兩重涵義。

民進黨人要開放視野,認知「中國」的兩重涵義,不能自己編織「政治羅網」,作繭自縛,對「中國」內涵只做「政治單一化」解析。「文明中國」沒有政治主權涵義,民進黨應該接受。

筆者概括「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中國」不含「政治國家身份地位和法統」,「中國」回歸「本義」,即「文明中國」。

希望兩岸的當局珍惜「春暖花開」,呵護好稍縱即逝的善意,為了穩定兩岸關係,任何一方闡述政治觀點,需要做出聲明:非對「九二共識」加注政治觀點,仍然恪守「中國」的本義——文明中國。

一方面,應該堅持「九二共識」;另一方面,要高瞻遠矚,要同意兩會協商,努力達成新的「二一共識」,如此,兩岸就可以拓展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在長期的和平發展中,兩岸的「市民社會」若都得到培育,「市民社會」就可能貢獻出「解決機制」,化解「中國」政治涵義的歧見。

*作者為無錫經濟學會理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