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上路 「未來老師」科技實力決定學生發展高度

2021-04-19 18:00

? 人氣

丁年初老師認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要以貼近生活的議題為討論方向。

丁年初老師認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要以貼近生活的議題為討論方向。

108 課綱實施即將邁入第三年,除了以自主學習、素養培育為基礎發展方向,也增加了科技領域及跨學科、多元發展等精神,希望藉此強化孩子們的自我探索與獨立思考能力。作為新課綱前導學校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以下簡稱高師大附中),公民科丁年初老師認為,公民科本身就是素養導向的科目,所以早在前幾年就率先以多元、有層次討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思考,提升學子的學習動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此同時,在這一波改革浪潮當中,如何借力科技發展、數位工具有效率學習並透過多元管道吸收資訊,也成為了關心教育發展趨勢大眾熱議的話題之一。亞洲自主學習科技品牌 Snapask 時課問,便是幫助孩子們運用科技進行自主學習的平台,更致力提供全方位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更能有效率的學習,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用生活議題提升興趣  新一代學生更踴躍發問

新課綱的理念該如何運用在課堂上呢?丁老師認為,重點在於透過發問及討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增加自主學習的意願。以公民課程為例,他將時事議題納入課程討論,例如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件,就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以實際演練的方式進行交流,讓學生更能設身處地的了解不同立場的看法。

又或者,他會讓學生選擇與生活切身相關的主題進行研究,一方面能引起共鳴,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其學習動機,他舉例,曾有一組同學就以在學校買午餐為題,比較高低樓層拿到便當的時間落差,進而聯想到公平正義的主題,「比起空氣汙染,學生們從生活中找題目比較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不過,雖然議題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為避免流於批判對與錯的討論,老師適時的引導角色就顯得相當重要。丁年初舉例,老師需要協助收斂討論內容,並與教學課綱做結合,如近期鮭魚改名之亂,他會引導學生回歸《姓名條例》等法制面的探討,並透過全台約一百人改名、佔全台人口比例的客觀數據,培養學生思考這個議題的癥結點為何。隨著教學方式的改變,他觀察到,新課綱的學生相較過往學生,已經更勇於在課堂上提問與分享自己的觀察。

丁年初老師表示,如何利用數位工具輔助教學將是影響學生能否產生學習熱忱的關鍵。
丁年初老師表示,如何利用數位工具輔助教學將是影響學生能否產生學習熱忱的關鍵。

未來老師用數位工具輔助教學,引導學生思考重要性大增

未來老師該扮演的角色不僅止於此。丁年初老師也說,在實踐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老師本身需加強蒐集資訊的能力,更要能整合、設計問題並引導學生思考,換句話說,如何利用數位工具輔助教學將是影響學生能否產生學習熱忱的關鍵。除了將課程內容與參考資料上傳到網站外,他也曾多次在課堂中分享適合學生關注的臉書粉絲團、學習網站等內容,便是希望讓學生更熱愛問問題、自動延伸學習領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