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專欄:趨勢大師奈思比預言的中國大趨勢會成真嗎?

2021-04-17 06:53

? 人氣

奈思比與妻子桃樂絲( Doris Naisbitt) (CeBIT 2014/CC BY-ND 2.0)

奈思比與妻子桃樂絲( Doris Naisbitt) (CeBIT 2014/CC BY-ND 2.0)

1982年有一本新書《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10個新方向》(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出版。這本書盤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兩年,而且大部分時候都是第一名。《大趨勢》在全球57個國家銷售了1400萬冊,帶動了「趨勢分析」、「未來學」風潮,本書中文版翻譯者詹宏志日後也在台灣做類似分析預測,而被稱為「台灣的趨勢專家」。寫出這本轟動全球作品的奈思比(John Naisbitt)於4月8日在奧地利渡假勝地沃爾特湖畔韋爾登(Velden am Wörthersee)的家中去世,享年92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奈思比於1929年出生於美國猶他州,高中畢業後從軍,退伍後才念大學,1952年大學畢業後結婚並赴紐約州的康乃爾大學念研究所,但念兩學期後就因缺錢而退學,他去了同樣位於紐約州北部的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工作,幫高階主管們撰寫文稿。1957年他搬到芝加哥從事公關工作,1963年到政府部門工作,歷經甘乃廼與詹森政府。詹森時代他被交賦評估一些「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的影響,奈思比說他就在這個時候發展出趨勢研究的方法論。

奈思比的方法論是什麼?他靠得的是「看報紙」。1982年接受《科學箴言報》訪問時他說:「我去報攤買大約50份各地的報紙,我很訝異於我花3個小時讀報所瞭解到美國正在發生的事。」他從社會正在發生的各種新生事物中,歸納出社會趨勢,他稱這種方法叫「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預言網路時代社經趨勢

1967年奈思比離開政府,開了一家公司運用這種「內容分析」法提供客戶諮詢顧問,但經歷兩次失敗、一次宣告破產,甚至婚姻破裂。他並未死心,到了1981年再度開了第3家公司,再度運用「內容分析」法來分析美國社會發展趨勢,隔年出版《大趨勢》一書造成轟動。之後奈思比成了全球知名的趨勢大師,各界爭相邀請,他給客戶上一堂課要價一萬五千美金,他也成了雷根總統和柴契爾夫人等全球領導菁英的座上嘉賓,

這位趨勢大師的「內容分析」也引來不少批評。他不是學院出身、沒受過嚴謹社會科學方訓論,他羅列了許多有趣的新生事務,但其間的因果關係卻未經深刻分析,常常過於主觀。《大趨勢》雖高居《紐時》暢銷書排行榜,但書剛上市時,《紐時》自家的書評卻很不捧場,寫書評的是大牌外交記者、主筆室成員邁爾斯(Karl E. Meyer),他對本書過於樂觀看待未來世界很不以為然,他形容這本書「把迭聞當成重大發現」、適合做為取悅聽眾的「餐後演說」。

40年後回頭檢視,《大趨勢》中到底有多少預言成真?其實它的至今尚成立的還真不少,例如他當年預見:

1.工業社會轉變成基於資訊創造與分配的社會。
2.從自足的國家經濟變成全球經濟的一部分。
3.資訊科技重新活化參與式民主。
4.網絡(network)取代階層(hierarchy)成為更重要的社會結構。
5.高科技與人性化互動彼此強化。
6.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ialism)變得更重要。

這些都是20多年來網路時代的全球趨勢,而《大趨勢》出版的1982年,是柏納-李(Timothy Berners-Lee)的WWW萬維網提出7年之前,在那個時間點可以預見日後網路時代的現象的確稱得上是「未來學」大師。不過奈思比對「未來學家」這個稱號卻敬謝不敏,他稱自己只是指出已經在發生的事,他用騎馬來形容趨勢,「依著馬原本走的方向會比照容易騎」。

婉拒江澤民寫書的邀約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開,江澤民(AP)
江澤民曾邀請奈思比寫書幫忙說中國的故事(AP)

奈思比推崇1960年代反文化(counterculture)運動,那種反抗建制的個人主義精神讓他看到後工業化社會去階層化、強調創新、解除管制的趨勢,他稱頌科技力量打破舊社會結構,而他這種承襲於60年代反抗思潮的個人主義卻和當時雷根、柴契爾的右翼新自由主義相結合。

奈思比的思想在中國大受歡迎。上述《大趨勢》全球賣出1400萬冊,這不包括中國盗版的2000萬冊。1996年當台海危機發生之際,奈思比先到台北宣傳新書《亞洲大趨勢》(Megatrends Asian),接著到中國見了當時國家主席江澤民。江澤民一見到他就說:「你不知道你在中國的名聲有多響亮。」他告訴江:「江主席,台灣說的是小故事,但是它說得非常精采。中國有個大故事可以說,但是卻把這個故事講得很糟糕。」江澤民聞言回應:「何不由你來說?我們會給你所有的資源和協助。」不料奈思比當時拒絕了江這個誘人的邀請,因為他當時自覺分身乏術,而且還未準備好寫這一題。

不過奈思比越來越關注亞洲,預言亞洲「會在經濟、政治與文化上都變成主宰全球的區域。」江澤民邀約的十年後,他在中國併購公會創始會長王巍拜支持下開始寫作有關中國的書。2008年出版了《中國大趨勢: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China's Megatrends—The 8 Pillars of a New Society)。這本書是他與妻子桃樂絲一起合寫,號稱上百次到訪中國深入調研,用中國人的視角看中國。

對中國過度樂觀的想像

不過這本書和其他許多初驚艷於中國快速崛起、頌揚中國發展作品沒有太大差異,他提出的八大支柱,大多未脫離中國宣揚的發展主旋律。他盛讚中國「摸著石頭過河」,讓各地方有不同形態的發展;他認為中國將由山寨大國走向自主創新;中國將融入世界,在經濟、政治與文化方面積極與世界接軌;他還說中國正在形成一個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相結合的「垂直式民主」,「『政府指導』與由下而上『公民發起』的互動,正在塑造一個新的政治模式」,他斷言中國未來的決策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會由人民參與。

奈思比歌頌的中國自主創新、與世界接軌之路,十多年後變成美中嚴重對立衝突,中國能否突破關卡仍未知;而所謂「垂直式民主」如今看來更是過度樂觀的想像。這位曾準確預言後工業社會趨勢而讓全球千萬人信服的預言家,他對中國預言至今還有很多未兌現──或許有些永遠不會成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