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台灣民主,只剩下公關而已

2021-04-17 07:00

? 人氣

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八年8000億的前膽預算,根本不需要周詳深入的評估,而行政院送到立法院的報告中,有關總體經濟效益的評估,竟只有兩頁A4紙的內容。這些錢到底有多少用到公關上,恐怕只有民進黨自己心知肚明了。太魯閣號事件後,蔡英文會在臉書中用梗圖擔心觸及率的下降,反映的正是她與幕僚的公關思維與心態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錢萬能

公關思維的第四鐵律是金錢萬能,所有公關問題,撒錢解決或許是最快速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平時,民進黨就撒下了利益網,包括金錢官職等各種利益,養網軍、控媒體、攏社運。至於出現問題,能補助就趕快喊補助。例如大陸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農委會就立即說要補助,畢竟,有多少人會拒絕補助,而補助的錢是納稅錢,但納稅人並沒有感覺。在這個鐵律之下,民進黨培養了巨大的公關能量,這一點從王定宇身上可以得到證明。

改變認知等於改變真相 

公關思維第五鐵律,只要改變民眾的認知,就等於改變真相,因此要胡蘿蔔與棒子雙管齊下來主導輿論。民眾相信的事,對民眾而言,就是真相。

黃俊英的走路工事件是過去的一個典型案例,一個自導自演的戲碼就成了民眾眼中的真相,也讓黃俊英飲恨一世。在社群媒體時代,假新聞更是無所不在。在這個鐵律之下,以太魯閣號事件為例,重點就不在於真正的制度性改革,而是讓民眾相信政府會負責而且有改革的決心,甚至還將責任推到過去的黨國體制身上。

善良又健忘的人民 

公關思維第六鐵律,只要有善良又健忘的人民,公關思維一定奏效。公關思維之所以成為民進黨的主導思維,就是因台灣民眾既善良又健忘的本質,無限配合民進黨的操作,結果形成相互強化效應。

第六鐵律可以說是前五鐵律的基礎,要打破民進黨的公關思維,就必須先打破這條鐵律。要打破第六鐵律,有兩條途徑。

第一條途徑是提升全民的公民意識,因為只有能獨立思考的公民才不會被政府的公關伎倆所迷惑,也不會隨網路風向而搖擺。不過,這一條途徑困難重重,從民主化至今,甚至讓人有不進反退之感。

第二條途徑是建立一個正確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系統,來評量政治人物及機關的表現,而不再只是好感度、支持度等公關概念的調查。俗話說,You get what you measure。我們會得到什麼政治人物,就看我們怎麼評量他們。

我們需要正確有效的KPI,讓民眾可以客觀評價官員的表現,而不是僅憑藉一些印象式的感覺,同時也讓官員知道自己該往那個方向努力,而不是只注重公關表現。至於機關,也一樣,例如台鐵,就應將行車安全列入KPI,讓民眾了解台鐵是否朝向改善的方向前進。台灣的學界與智庫應該朝這個方向多盡一點力量。

台灣民主如果只剩公關,更多更大的災難與墮落已在不遠方等待我們,這豈是此一福地應有之命運!

*作者為海基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刊《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